目的:1、培养大家的观鸟兴趣与技能,以及对鸟类的一些行为的了解。
2、为漳州校区鸟类考察积累资料及经验。
3、探究人类活动对鹭鸟影响,寻求人与鹭和谐共处的环保社会。
负责人:南极 05生物系
指导老师:伯劳
时间:2007年3月起
每3天早上6:00-7:30 (4人以仔细观察为主)
每周末傍晚18:00-19:30 (4人以统计数目为主)
每月一次全天性6:00-19:30 (2人)
方法:实地观察
内容:1、巢区内鸟种类别以及各类别数目
2、鹭鸟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如筑巢、求偶、喂食等种内关系,与其他一些鸟类及植物种间关系。
3、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注:每次观察务必认真做好详细记录。
观测人员要穿迷彩服,尽量不干扰鸟类。 时间:2007.3.8(星期四)6:00—8:00
天气:大风阴有小雨 8度
人员:小皮 luobo 南极
清早6:00出发后,6:15在公路边水沟的木麻上发现了第一只小白鹭(性机警,待我们停下来观察时即飞去了)。
远看去巢区内有鹭鸟飞来飞去,并不断有鹭鸟飞出去觅食。
6:35左右来到高尔夫球场外围的巢区,分两路:萝卜沿近海面观察,我与小皮沿球场大路观察:
1:巢区内主要树种为木麻黄与台湾相思,鹭巢均为简单的树枝。
2:巢区地上有很多淡青的鸟蛋壳。球场大路上还有蛋黄印记(我们还在草地上发现两只鹭蛋),应是由于巢区巢简单吧。
3:在巢区林地上捡到高而夫球一个——人为的高尔夫球活动对鹭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观测。
4:夜鹭、白鹭已大部长上繁殖羽,而池鹭则不明显。
5:常可观察到夜鹭群体飞回,白鹭群体飞出而池鹭则少见群体活动。
6:巢区内有异味,下层树叶及地上覆有白色鹭类如重霜。白鹭飞来飞去不停地叫,听起来像鹅,像鸭,像鸡,而夜鹭则安静地栖息枝头。
7: 尽管我们均身穿迷彩服,行走轻缓可还是引起鹭鸟较强反应(有时会八九只群体飞起)。我们只得在外围观察而且由于光线较暗有些鹭鸟分辨不清。
8:发现鹭鸟数目也很难统计,天上飞的,动态变化性强而村里栖的,林子大而密,我们不便深入。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