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03-26 00:34:37
以前写过的一个东西,贴出来大家可以发表下看法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社团是否能够从 建立---发展---矛盾----高潮-----官僚主义的出现----社团的分解 这个很多人不想面对的规律。我们需要什么精神呢?
我们需要的是负责人的个人魅力吗?也许刚建立时是这样,但是我们的社团要传承下去仅仅靠个人的魅力行吗?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很完整的规章制度啊?制度是需要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制度在制订时对人性化的考虑有多少?
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的关注,资金的支持吗?资金不可少。但是草根组织那么多,你如何去获得这种关注?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铭刻在社团内部的社团文化。
比如我在做志愿者活动,例如“春萌”志愿者在天安门的环保活动时我同样会让志愿者们不仅仅是获得志愿服务的伟大,心灵的满足。因为我学过导游和建筑的基本知识,所以我给同学们讲了很多很好玩又很有知识性的小故事。从抗日战争谈到北京城的规划,从革命先辈谈到梁思成和林徽因。
对于大一的理事,在他们的心里不免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总是处于一个被告诉干什么,自己被命令的很不舒服的局面。所以换届时很多人不愿意留下了。那么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社团管理和公司管理一样,不能像以前计划经济那样,是指令性的。而应该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结合,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尤其是活动效果可能不好的时候,作为“带头大哥”你不能气馁。例如我在排一个小音乐剧的时候,中间遇上困难,我们的负责人就说:“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这样不对。
另外就是我自己在做社团活动时的三个关于自身的原则
1对自己所要进行的活动要有了解,最基本但是也是最关键的了解。也许你不是最精通的,但是你要能够明白谁应该是最精通的
2要和部下一起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表率作用,而是让他们感到你和他们战斗在一起的战友。而且很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和你在一起工作感受到快乐
3 不管一个项目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你不能够随便放弃。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你的部下和你将来都会为曾经一起战斗过而高兴,而对活动的结果并不关心
写这么多的原因是我想让所有在社团工作的同学们,以及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甚至将来有一天老的时候,我们能想到我们曾经年轻过。而不是觉得无聊。作为社团的干部,你的心里要有自己的部下,随时随地尊重他们 建立---发展---矛盾----高潮-----官僚主义的出现----社团的分解
精辟 对于这个规律我不认同
把握志愿者团队的实质
特别是对志愿精神的理解
高潮后的官僚主义的出现在志愿者社团中很少出现,级少把,
我到没听说过有高校志愿者社团因为官僚主义而解体
一般高校志愿者社团的发展为
建立---发展---矛盾----高潮-----上升的瓶颈停滞----社团的改革----新的发展和高潮
其中上升的瓶颈停滞阶段你可能感觉他退步了,那是因为其他的事物在进步,他在原地挣扎,
后面大部分走循环的路
应该说 高校志愿者社团在一直进步的,只是他们的进步花费了许多不应该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走了较多重复的路 另对于下面的话我是很认同的
举个例子
中国的文学是丰富的,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但也是建立在单纯文字的基础上,我们看个体的文字或者汉语繁杂的语法应该没什么兴趣,但对于中国的文学却有那么多青年热爱.那么从文字到文学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呢,人,人的感情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社团,我们需要一种合理,规范的制度(就象文字),但怎样才能有丰富的社团文化呢,那么人,社团人的情感,志愿者的精神,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改变或者推动别人的改变等等形成我们的社团文化,
领导的人的魅力是需要的,社会的关注(钱)也是需要的,每个社团人的志愿者精神更是不能少的,把他们根植在我们的社团,建立在制度上.
作者是个领导人,他后面说的三点是对于一个社团领导人的基本要求,出于对社团的热爱,对于会员人性的关怀,和对于团队做活动无论失败还是成功,但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社团的分裂大多由主要负责人开始! 就是官僚的开始,让社团分裂的。! 精辟!!! 但不得不说学校的社团环境和学校对社团活动的态度极大的牵制了社团的发展 同意.
学校对社团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有些时候学校内定的一些制度对我们的活动开展,有很大的束缚,伸不开手脚啊. 是这个帖子的作者,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在我自己的社团里,我确实在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社团发展的新路子 这也许是现在很多高校社团应该注意的东西,虽少,但很值得很多社团更深层次上的反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