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爱的绿联,你是肿么了?
再回济溪,一年多,竟然发现绿联社的群组里面依然只有我当年发的帖子,仅仅三个主题帖!我想问绿联社的孩子们你们在哪里?你们究竟是怎么了!不出来交流你们只能是井底之蛙,你们是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空的!
今年绿联十年的时候,我专程请假从天津到武汉,可是看到的一切却是那么的心疼,我当初最心爱的社团却已然没了当年的神采!
你究竟是肿么了? 通病吧 kefodshen:通病吧 (2012-08-24 22:53) images/back.gif
我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或许是各方面传承方面还有待加强吧,表示感觉这是很多社团的一个通病,在传承方面真的很重要,我们要拒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作为老人,或许应该给社团的后继者多传授点相关社团运作,资源获取等等经验,同时,也或许更多的去关注新人们的接受能力吧,是否真的把该传承的东西吸收了 或许这是一个社团领导班子交接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的 经常来说,换了之后好多老人都散了,只简单交代下,就又让孩子们慢慢摸索,年复一年的这样子,是个人的错么,还是集体的习惯~ zmb12345:我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2012-08-24 22:59) images/back.gif
小孩子们不一定乐意接受的 更多的是经验
建议把 绿行也有这样的问题,这学期我们打算做好培训,但是不知道这样的培训是否真的能够让小孩接触到更多的东西,吸收更多的东西,经验传承如果真正地做好,一些经典活动的质量必然不会像现在那么悲剧。
从我个人而言的话,在社团俩年,在传承方面,我所做的更多的是看以前的活动资料,看老人们写的东西,和老人们聊天,听还在协会的人讲以前的事情……但是怎么能够让更多的人收获到这些东西呢?
还有一个一直很纠结的问题,我们的经验毕竟是我们的,很多路需要他们自己来走,我们想要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怎么才能更好地接受呢?
对于老人,如果经常的短信或者邮件咨询,会不会有点打扰呢? kefodshen:小孩子们不一定乐意接受的 (2012-08-25 03:02) images/back.gif
唉!好吧,我只是希望绿联能更好! 我可以再次来吐槽高校社团的一年一换的不合理制度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