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只飞鸟 死于车祸
千只飞鸟 死于车祸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涛摄影报道
2011年4月13日,国道213线,一只高山兀鹫从一辆汽车前飞过。(志愿者沈尤供图)树麻雀白腰雪雀角百灵褐背拟地鸦志愿者提取无法识别的鸟类组织,以送往广州进行DNA鉴定。志愿者对遭遇公路伤害的野生动物进行拍照存档。国道213线花湖段,醒目的动物通道标志提醒司机减速。
两天时间,仅国道 213 线若尔盖花湖路段的28公里范围内,就发现了34起野生动物公路伤害事件
据推算,一个夏季至少有4000-5000 只野生动物在这一地区死于“交通事故”,汽车请减速慢行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涛摄影报道
一声闷响,一只棕灰色小鸟躺在地上,扑腾几下后一动不动。几秒钟前,它还和同伴在空中嬉戏,一辆飞驰而过的旅游车结束了它的生命。成都观鸟会负责人沈尤认出这是只树麻雀。“它是高原常见鸟类,现在正是育雏期。”
国道213线阿坝州若尔盖县花湖段,28公里范围内,两天时间就发生了包括白腰雪雀、角百灵、树麻雀、鼠兔在内的至少34起野生动物公路伤害事件。据志愿者调查,在夏季旅游旺季,国道213线花湖段每天有近4000辆机动车通过。高速运行的机动车是造成野生动物公路伤害的主要原因。
车速过快 鸟类难逃厄运
8月8日,志愿者们在国道213线452公里处忙着采集野生动物公路伤害的基础数据。荒漠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9年,沈尤在若尔盖县阿西乡附近见到了它,不过那已经是一具被汽车撞坏的尸体。除了荒漠猫这样的灵敏兽类,鸟类也是公路伤害的受害者。
若尔盖湿地总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生活了很多种野生动物。在8月7日到8月8日的调查中,沈尤和志愿者段浩霆以尕海至尕力台210公里范围做样本,选取其中3段进行调查。两天时间,仅国道213线若尔盖花湖路段的28公里范围内,他们就发现了34起野生动物公路伤害事件。据推算,一个夏季至少有4000-5000只野生动物在这一地区死于“交通事故”。
限速提示 成路边摆设
为什么动作敏捷的鸟类也难逃厄运?沈尤介绍,道路穿过了鸟类栖息地,高原温差大,路面温度较高,吸引鸟类和哺乳动物在路面取暖;公路两边的铁丝围栏也为不少鸟类提供了停歇地点;旅行者沿途丢弃的垃圾也吸引了动物跑到公路边觅食,这些都增加了动物受伤害的概率。
在若尔盖湿地花湖段,除了有限速80公里的标志,还有“动物通道”标牌。但志愿者们发现,很多车辆都超速,不少车辆的时速达到150公里,再敏捷的鸟也躲不过飞驰的汽车。
沈尤和志愿者已将调查数据整理后向相关部门递交了建议,并希望汽车行业参与解决这一问题,“让驾驶者文明起来,遇上野生动物时主动减速,或许是个比法律约束更理想的方法。”□若尔盖湿地
若尔盖湿地总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全世界大约10%的黑颈鹤种群在这里繁殖,9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4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活在这里。 问题是抛出来了,怎么解决? 中南林豆豆:问题是抛出来了,怎么解决? (2012-08-27 10:36) images/back.gif
让驾驶者文明起来,遇上野生动物时主动减速,或许是个比法律约束更理想的方法。 解决路杀需要科学系统的方法,包括道路设计的改进、运营管理的跟进、驾车者的自觉、汽车行业的参与和国家法规的约定等等。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个前提,就是野生动物公路伤害的研究,有研究作为基础,下一步就是推进解决这个问题了。 顶楼上。 在绿色营黑色营共20天的户外考察中,发现宝鸡境内有狗猫刺猬赤链蛇大蟾蜍等9只动物死于非命。 袁烁:在绿色营黑色营共20天的户外考察中,发现宝鸡境内有狗猫刺猬赤链蛇大蟾蜍等9只动物死于非命。 (2012-08-27 22:02) images/back.gif
有图片否吗? 剧务:解决路杀需要科学系统的方法,包括道路设计的改进、运营管理的跟进、驾车者的自觉、汽车行业的参与和国家法规的约定等等。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个前提,就是野生动物公路伤害的研究,有研究作为基础,下一步就是推进解决这个问题了。 (2012-08-27 10:48) images/back.gif
是沈老师吧?呵呵。那现在你们在是在进行研究吗?我个人觉得让政府去改进公路建设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目前在他们眼里还不是“那么严重”,还没达到保护藏羚羊的程度。所以怎么让更多公众参与进来才是最关键的,然后就是怎么把这些一个个点子落地与执行。 dftv188:让驾驶者文明起来,遇上野生动物时主动减速,或许是个比法律约束更理想的方法。 (2012-08-27 10:42) images/back.gif
这些都知道,但是要怎么做? 中南林豆豆:这些都知道,但是要怎么做? (2012-08-28 10:40) images/back.gif
你目前能做到的就是减速!
告诉你身边的人,在这些区域要减速行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