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的零捐款公益联盟
来源: 北青网 作者:李晓迪 张明晓他,幼失父母,仅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却自立自强,求学公益兼于一身。他就是北京公益联盟的创始人郭咏,一个90后的大学生,现为北京公益联盟主席。
感同身受 尽力帮助残疾人
郭咏是山西临汾人。一周岁时,他的父母因车祸离世,一年后爷爷也因病随之而去。从此郭咏就与奶奶相依为命。18岁时,连最爱他的奶奶也离开了他。
郭咏最早参与的公益项目是在高中时期,当时他在临汾的“红丝带小学”活动中做艾滋病志愿者,向周围人宣传艾滋病常识。到了大学,郭咏经常参与服务海淀区残联的聋儿康复项目。“我做公益和我的身世有很大关系。我从小没父母,成长中缺失父母的爱,心里多少会有些阴影。而这些孩子身边也经常没有父母陪伴,对于他们的痛苦,我感同身受。我曾经接触到一位残疾人记者,通过帮他打理稿件我又进一步了解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尽管北京市的残疾人设施相对完善,但是他们出行还不能完全无障碍。所以我想尽我所能帮帮他们。”
联盟倡导“零捐款的公益”
2008年,郭咏发起并成立了“北京市公益联盟”。孤身创办联盟时,他背负的是亲人相继辞世的伤痛和高达十余万元的债务。谁都没有想到,面对自己本来就困苦的生活,郭咏选择了这样一条别人难以想象的路。“ 大一的时候,我跟着北京的一个公益组织做公益活动。但不知道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每个志愿者每次活动都要交50元会费,而且没说明钱款的去向。这让我很难接受,50块钱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而这种做法会让志愿者失去做公益的兴趣,也没了积极性。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想做真正的公益——‘零捐款的公益’。”
到目前,北京公益联盟已有15000多名志愿者,是北京规模最大的民间公益组织之一。“刚开始,人还很少,后来一些志愿者可能觉得我们的团队文化和氛围还不错,就纷纷加入我们。”郭咏介绍,联盟成立这四年里,他靠在出版社做兼职赚的钱,支付联盟活动的日常开销。“四年下来挣了十多万,几乎都投到联盟里了。一般公益团体做活动,都有企业来赞助,而我们没有。因为我承诺过,大学四年里我要一直坚持做‘零捐款的公益’,我说到做到了。”
带残障人士和老人登长城看故宫
北京公益联盟主要致力于助残、扶老、聋儿康复这三个项目。“我们对一些残障人士或者孤寡老人都做了登记,我们的志愿者与他们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关系。我们倡导 ‘随手公益’、‘随处公益’的理念,用个人行动的付出,直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更多地帮助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郭咏还开通了助残求助热线“有爱,无障碍”。郭咏记得第一个打进电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委托郭咏帮她行动不便的老父买一本书。老人住房山,虽然离郭咏住处很远,但他还是答应了。送书时,老人感慨自己半辈子坐在轮椅上,从没去过故宫、长城。这给了郭咏很大启发:“有多少老人和残疾人一辈子都幻想着能去故宫、长城看一看。”为此,郭咏先后多次自费去故宫和长城“踩点”,还设计了轮椅路线。
2011年5月,33名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在郭咏和他的志愿团队的帮助下,来到了故宫参观。门票和午餐都是郭咏一个人承担的,他始终拒绝别人资助自己。4个月后,郭咏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用自己的双手,又将40名坐轮椅的残疾人一步一步地抬上了长城。
联盟尚未注册 今后走向难确定
“我们公益联盟还没有在民政部注册。按国家相关规定,我们没有权利接受企业或者个人的捐赠。几年下来,我已拒绝了三百多万的捐款。如果注册了,我们就可以申请政府购买项目,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捐款,资金来源也就有了保障。”
现在郭咏已经毕业,他也深感生活负担的沉重。他承认,现在的运作模式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开始思考联盟的转型的问题。“我们想开创出有别于其他公益组织的运作模式,想在组织运行模式和项目开展上搞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公益才能做得更长久。” 可以理解为 有钱捧个钱场 没钱捧个人场 不过人场更好一点 没懂,他是不接受别人的捐款然后死活要自己来出钱吗?
不强制要求捐款可以理解,但为何拒绝企业的捐助呢?就为了这个“零捐款”?有意义吗?
求看懂的人解释下 有,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践行他“零捐款”的承诺,打的是诚信牌,让大家相信他做的是按他说的来的,大伙都相信他了以后那就不愁没有捐款了,还有国家法律规定没有注册的机构确实是不能接受外界捐款的。当年很多人都被红会坑坏了,还心有余悸呢。 嗯嗯,诚信。“零捐款”成为一种信念在坚持。
内容来自[手机版] 对那句“做公益是因为身世”有感。
内容来自[手机版] 白狼小将:没懂,他是不接受别人的捐款然后死活要自己来出钱吗?
不强制要求捐款可以理解,但为何拒绝企业的捐助呢?就为了这个“零捐款”?有意义吗?
求看懂的人解释下 (2012-11-14 11:07) images/back.gif
因为没有民政注册
现在他也在思考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问题 有点作秀,看过十年如何吧 作秀?此话怎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