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答案--山水“自然教育”交流会 成都站开幕
自然有答案--山水“自然教育”交流会成都站开幕,来自国内外机构约60位与会者参加。上午,来自山水的黄鹰为我们做开幕暖场。黄鹰的图片把我们带到蜿蜒的通天河畔,我们看到了迷雾中的山水,独行的藏狐,萌萌的鼠兔,神秘的雪豹...那句藏语:若可观的我之美,皆因美在你心中。
第一位为我们分享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中心研究员,理学博士,罗鹏。他为我们带来《认识自然的价值》。他指出不同的人群,对自然的认识不同,自然对不同人群的价值也不同。可以将人群分为技术代表人物、普通居民、致力于自然教育这样的人。现代技术需要对自然进行获取资源、改造自然,这是他们的价值观,同时也遇到让文化多样性的消失、生物多样性的流失、环境退化等等诸多困境。普通居民认为自然的价值在于顺应并收集资源,并且很多人认为自然是需要敬畏,所以有了神山圣数等等的崇拜,可惜在现代技术的侵扰下不断消失。自然学校自然教育带给人们另一个思考。人类文化价值与自然环境的一直在协同演进。需要我们对自然价值的科学认识:自然的价值不仅在于支撑人类的生产与发展,更在于提供了人了认识自身的机会。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四川大学的颜炯博士,为我们带来《环境教育的缘起和本土化的需要》。基于自然的体验和实践学习,学习自然而不是书本,让我们回归自然情感教育优先于书本教育。中国环境教育什么需要本土化探索?首先我们面临的环境危机和挑战远远比西方的工业革命后的要严峻,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消费主义等问题加在中国人口基数上难度可想而知。其次,我们面对的环境教育对象目前还基于学生,对象很局限,有待探索!
第三位嘉宾,来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中心的李晟之秘书长,他为我们带来《体验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保护》。话题的特殊,引起了大家积极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有诸多的细节,只有亲临现场才能听到李晟之秘书长的生动讲解。大熊猫受到保护,同时也真实的为中国在方方面面付出了很多的贡献。自然教育可以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认识,但是可以共同来探讨。
上午的分享介绍了一些自然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的认识。下午将继续进行 喔~~~不错的样子~~~
上午在微博上看到了,期待更多精彩内容~~~
昨天飞飞姐才艾特我。发现报名时间错过了 期待下面的内容 于是办公室一个人也没有 下午先上图,来自香港的清水老师,分享情意自然教育。先体验… 哇。清水老师、
一直想见真人来着
不错不错,完全没有时间,不然还是应该去去。 不错,很想去呢,但是时间没能抽得出来,唉...期待能来 长沙分享 清水给大家带来三个小时的体验,游戏从自然名开始,我冲动得带着发我的豆子讲了好多感受。现在情意自然分享正式开始,背着的是清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