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活跃在广东高校的环保社团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记者周强、张远【解说】在广东一些高校,不少大学生成立公益组织,致力于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他们学以致用争当科技义工,日渐成为民间环保的新生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蒲公英义工队成立于2004年,现有1000多名注册志愿者,分为本科生义工队和研究生义工队。
蒲公英义工队除积极宣传和身体力行环保理念,还承办了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关注社会环境的现状,寻找环境保护事业中的新创意、新思路,探索新技术,进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同期】华南理工大学蒲公英义工队队长 赵安
我们主办了三届,明年是第四届,就是邀请跟环保相关的专业,比如化工,生物,其他的专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提出环保的理念,环保装置的设计,做出来到华工参加比赛,这个比赛也是得到广东省环保厅,还有联合国规划署的支持,还要请一些教授来为大家打分,最后选出一些优秀质量的,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如果他觉得很好就会投资,然后让这个项目运营下去, 这就是我们提出做的科技义工。
【解说】华南理工大学蒲公英义工队队长赵安认为,他们的义工队的特色就在于将自己的专业优势,转化为现实,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义工的科技含量。
广州大学绿色动力协会成立于2005年,属于社会公益类社团,每年至少有一百多名会员加入。该协会以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灵活的宣传交流技巧,普及环保知识。
【同期】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朱剑飞
它的活动范围应该说已经离开了大学,以大学为中心,辐射到了一些中小学,还有社区,街道,这是它最大的一个特色。
【解说】走近中小学生的课堂、配合政府环保政策宣传成了他们的日常活动。该协会还承接老师的课题研究,并获得奖项。
【同期】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朱剑飞
我觉得比较得意的一点,把我们学校的一些专业的老师、教授,他们的课题,来跟绿协的分享,譬如说他们的开放基金,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跟这些年轻教师一起,积极参与到这个开放基金里面来,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的曹教授,他的纳米研究这一块,纳米分析,纳米材料这一块,我们最好的成绩就是,在这个课题里面,拿了一个小课题,让我们去做,结果这个小课题拿到了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解说】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加强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针对垃圾分类问题,该协会也积极行动起来。
【同期】广州大学绿色协会会长 马婉盈
我们打算在B12(宿舍楼)先试点,在每一层放置一个纸皮箱去进行一个垃圾的分类,可能试点一个月,根据这个情况再做一个宣传,可能挨家挨户去跟他们进行口头宣传。 额,题目应该叫做活跃在广州的二流大学环保社团 不知道楼上的二流形容的是大学还是社团~ 不知道一流二流怎么分的 巫落落:不知道楼上的二流形容的是大学还是社团~ (2012-12-05 22:42) images/back.gif
觉得以1L的高眼光来看,二流应该是指社团吧,也只能是社团了
看简介觉得挺厉害的,做得不错的了,不过真的只能算是广州环保社团呢。珠海的表示总是被忽略,太桑心鸟。。。 好吧,再仔细一看,完全只是华工和广州大学两所学校嘛,记者太懒了。。。 呵呵愿意分享就好嘛~~~不过要是多一些就更好了 华南理工不是还有fresh?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