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受雾霾影响,空气质量下降
受强冷雾霾天气影响,我过多地空气质量呈现重度污染,从首都北京到广东佛山,就连一向被人们称为春城的昆明空气质量也未能幸免。
2012年10月4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监测显示,上午9点开始,各监测点的PM2.5浓度数据开始上升,并在午后进一步加重。以东城天坛站点为例,上午9点,该站点的PM2.5浓度接近80微克/立方米,12点时已超过130微克/立方米,并在下午3点达到最高值,超过180微克/立方米。
2012年10月15日,佛山监测站点出现AQI(空气质量指数)“重度污染”,全市10个监测点AQI指数也均在100以上,不同程度出现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
2012年10月29日,上海监测数据显示,PM2.5最近24小时浓度值创下6月以来新高,达到重度污染。受大范围雾霾影响,当天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因子,污染时间是近5个月以来最长的一次。
现代快报记者从国家气象台获悉,从2013年1月9日以来,中国中东部就一直被雾霾笼罩,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被薄雾笼罩。
中央气象台1月12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蓝色预警: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河南东部、苏皖中北部、浙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1月14日,我国中东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多地空气污染严重,其中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等大城市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预计未来三天,雾霾天气将继续逞强施威,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而全国范围的雨雪天气较弱,尚不成气候。
专家分析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便称其为雾。
他说,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
针对北京、华北等地的具体气象条件,在较低的温度影响下,当近地面暖而湿的南风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形成雾。
马学款说:“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大雾本身呈现一种不均匀的现象。因此,会出现同一城市雾霾程度不同。
云南环保6维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