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旁观者已经散去:雾霾来袭,可曾想到做些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媛媛雾霾天气几时休?
连日来,多地发生的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空气严重污染事件的高度关注。人们在大雾中相互质问和思考,用理性的态度,剖析雾霾的成因,探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反思各自的责任。但是,随着雾霾的逐渐散去,人们的关注度也随之降低,热情也随之消散。
每当公共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公众参与热情高涨,讨论得沸沸扬扬,但当事件发展至中场时,曲未终,人却早已散了。
面对与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公众的热情为何会消散得如此快呢?
公众缺乏环保热情吗?
答案并不简单。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在提升,但行动仍不够积极。近年来,秋冬季易发的雾霾天气,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深切关注。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政府顺应民意,加快工作进度,改进了空气质量监测方式,在政策上、试点上、法规上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一成果的取得,广大草根网民功不可没。试想,若没有公众持续关注,引起有关部门的进一步关注,针对PM2.5的监测可能还向后推几年。同时,也应归功于政府及时顺应民意,若不是官方对质疑积极回应,民意可能永远只会停留在“网上骂骂”的状态,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围绕PM2.5的良性互动,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但当人们因此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还应看到最具讽刺意味的画面,在挥之不去的雾霾之中,还是出现了汽车蜗行成长龙,人们坐在车里一边享受出行之便利,一边抱怨环境之污浊,愿意暂停几天不开汽车的寥寥无几。
稍懂环保知识的人都会承认,近年来,不断弥漫在中东部地区的不是雾,而是人类活动所致的,由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霾”。灰霾天气与人类活动有重大关系,并不是老天爷在为难我们。
在人类行为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保护生态已成为每个人不可推脱的责任。雾霾诱因,包括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地扬尘等,企业、公民,与政府一样责无旁贷。
为何没能唤起公众持久的热情?
那么,面对日益糟糕的城市空气,公众为何没有拿出当初的热情,加入绿色出行的行列呢?公众环保行动应当如何深入持续下去?
在这里,我们不必急于批评那些叶公好龙式的伪环保主义者。实事求是地讲,改善个人生活的同时加剧空气污染,似乎是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悲剧。特别是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时,人们就只有不负责任的占有和破坏。问题是,当这种无限度的占用,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时,我们还能安心地享受生活吗?
公众不应只是抱怨,还应付诸行动。为何公众有那么多心口不一的行为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政府在公共环境事件发生后,未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我国的经济增长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搞新型城镇化?行业重点污染源如何监控?机动车尾气如何减排?政府如果不能及时和明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治效果,挫伤公众积极性。
其次,公众个人的微薄之力难成气候,参与热情容易消散。NGO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和谐沟通,可以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唤醒公众参与热情。但是,受制度和资源限制,NGO能力有限,暂时也难以担当起大任。因此,在更宽泛的公共环境事件中,公民参与治理、行使监督的途径也需要拓宽,公民基于环境改善目的的自组织权利也亟待获得支持,社会公益组织的运行也需要政策保障。
第三,公众缺乏热情也与公民环境权缺失有关。我国虽然已有几十部环境法律法规,但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和救济权仍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抑制了公民环境热情的发挥,以至于对周围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现象不问不参与,进而导致许多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曝光和惩治,也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倒逼政府执法的动力机制。
环境问题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随着很多环境问题逐步进入解决进程,解决的艰巨性开始显现。环境执法、环保组织、环境意识培养、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治理等各项问题,看似相互分开独立,实则环环相扣,组成一个系统。某种程度上,它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综合性考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果。相反,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环节都能尽最大能力做好,形成正能量,就能够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旁观改变不了冷漠,唯有行动才有希望。治理雾霾需要全民共识,全民参与,共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吹散雾霾,迎来蓝天。 人们大都这样 若不能从根处触及大家 激情只是激情 毕竟是短暂的~
而能真正激发人们长久热情的事情太少了~
过客 旁观~本性罢了~ Turin:人们大都这样 若不能从根处触及大家 激情只是激情 毕竟是短暂的~
而能真正激发人们长久热情的事情太少了~
过客 旁观~本性罢了~ (2013-01-24 20:21) images/back.gif
嘟嘟……
啊呜~扑倒~MUA~! 嫕媔更混淡:嘟嘟……
啊呜~扑倒~MUA~! (2013-01-24 22:30) images/back.gif
MU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