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何必曾相识
最初决定来参加自然体验营,目的是杂乱而模糊的。因此填写报名表谈到对自然体验的认识时,只写了一句话“人与人的亲近,人与自然的亲近”。
但终究自己也只不过是刚从家门迈入大学的学生,无论是人文认知还是自然体验,都只是来自书本或是道听途说,于是抱着出发便会有收获的单纯,第一次独自一人搭乘17小时火车来到了厦门。
背着简单的一个大背包,有些气喘的爬到5楼,进入培办,映入眼帘的是走廊上摆着的挤挤挨挨的行李,再往里走,在不大的内厅,我遇见了寒一期的第一批人。梳马尾的姑娘正在招呼大家吃特产,看见挤进内厅的我,便开始猜我的自然名,几番之下都没中,地上睡得正酣的几位也爬了起来,揉着眼睛加入其中,正当我得意的准备追加提示时,一直站在窗边没开口的黑框眼镜的姑娘说:是小尘埃吧?”
愣了半响后,大家才恍然般笑拍着彼此,我亦大大咧咧着加入其中抢着紫薯干吃,心里暗抹一把汗,不善交际的我第一次这么快的融入了大家。
这便是收获的开始,人文认知。
从初到培办的“自来熟”到后来五天的甘苦与共,吃的是馒头和榨菜的单调饮食,于是我们学会了借着身旁人挤的榨菜品尝分享的美味;睡的单薄的睡袋,于是我们学会了彼此拥抱获得关心的温暖;走的崎岖的山路,于是我们学会了相互提醒收获团队的智慧。
无论是全营的大团体活动还是“坂头一号”探幽之行,看到的都是大家性格中最闪光的一面:蚂蚁的宽容,小桔子的实干,大橙子的博闻,映叶的踏实,苏铁的善思与独立,玫瑰的单纯与蓬勃,信天翁的思虑周全与从容……(原谅我坂头军的大特写。。。。。。)
而自然体验,这一开始便贯穿营期的主题,与开始我的想象的确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想来,是大概是自己太过执着于认知的知识教授而忽略了自身的与自然的相融。自然静默,秘密花园,大自然记者会,想给予我们的是如何放空自己,去体会自然的美好。很遗憾,自己并未完全做到这点。
五天的营期,收获和相识都毕竟匆忙,但所幸湖光山色人俱在,既然相逢,总会相识。
好吧,这是误发的,就当时自己先占坑好了~
内容来自[手机版]
占坑。。。
内容来自[手机版]
绿爱熊猫:怎么用跟我一样的办法······好辛酸 (2013-02-11 16:32) images/back.gif
哈哈,这是没法度的事情了
木头~:哈哈,这是没法度的事情了 (2013-02-14 00:41) images/back.gif
下次有这种事直接叫你帮忙数就好了···反正总是要数的
绿爱熊猫:下次有这种事直接叫你帮忙数就好了···反正总是要数的 (2013-02-14 00:51) images/back.gif
-,-怎么不说直接让你来,反正都是有人会认出来的
病夫:空气口中的植物呆板无趣。。。我果断弃了去观鸟了,。,。。 (2013-02-12 22:03) images/back.gif
认植物也很好玩的,还可以自己给他们编故事不是
是的~~赞同
支持,顶!
内容来自[手机版]
支持,顶!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