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gw 发表于 2013-2-7 00:04:38

寿带与紫寿带的鉴别(感谢黄震搬运)

整了个鉴别,懒得搬,不知有没有勤奋的娃(雾)帮搬。网址:http://www.greenwild.org/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36&extra=page%3D1
#侵删#

黄震 发表于 2013-2-7 00:22:05

好久没去绿野论坛了,睡不着,帮忙贴过来吧,以下为作者原帖主要内容:最近在做厦门鸟类图鉴的图片收集和整理,被迫把以前偷懒没认真辨识的鸟学习了一遍。银鸥和柳莺已经暂时搁置了,先上寿带和紫寿带,参考的书本有《中国野外鸟类手册》《香港鸟类图鉴》《台湾野鸟图鉴》,以及台湾黑皮皮对两种寿带的鉴别(网址: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2051),台湾称寿带为亚洲寿带。

寿带与紫寿带属于雀形目王鹟科,与黑枕王鹟是亲属,雄鸟繁殖期尾长可达20cm。厦门地区的寿带和紫寿带目前均认为是过境迁徙鸟,我手上的图片记录,紫寿带均在5月份拍摄,寿带是在5月及9月拍摄的。厦门的记录地点大多是在厦大(神奇的生物馆)和植物园,且记录到的大多数为雌鸟,仅有一张紫寿带雄鸟貌似是在东坪山拍到的。

寿带与紫寿带雌鸟很相似(不相似要还要鉴别么!),野鸟手册上画的似乎两者冠羽形状不同,但这个情况不属实,绝不可通过这点来辨识。《台湾野鸟图鉴》上强调三个辨识要点:1.头部颜色;2.喉与胸的连接处颜色变化特征;3.尾羽颜色
头部 喉与胸连接处 尾羽颜色 寿带 有辉蓝色金属光泽,但在光线太暗的时候未必显现 颜色变化显著,有明显的颜色差异,喉以上为黑色,喉一下的胸部为灰色,且灰色与腹部白色界限模糊 尾羽颜色为均一分布的鲜亮栗色。 紫寿带 头部黑色,无金属光泽,但在特殊光强下能显示金属质感 喉部颜色与胸部颜色差异小,为深灰至黑色;胸部颜色与腹部白色界限清晰。 尾羽梢颜色较暗

黄震 发表于 2013-2-7 00:25:29

这个一定是需要图片来说明的。寿带图不够好,勉强用着吧。



黄震 发表于 2013-2-7 00:34:12

紫寿带凌老师拍的是标准版的




综上,由于头部与尾部颜色的变化和光线有很大关系,而且以通常观察的角度很难看清楚尾巴背侧颜色,所以记住两种寿带喉部到胸部,以及胸部与腹部颜色变化的特点是辨识这两种鸟的关键之处。

lzw4586108 发表于 2013-2-7 08:50:56

显示…你还在南昌乎?

蓟马 发表于 2013-2-7 20:54:42

厦门没有寿带繁殖么?

流星gw 发表于 2013-2-7 22:49:27

蓟马:厦门没有寿带繁殖么? (2013-02-07 20:54) images/back.gif

目前记录到的都是过境。

hoshi 发表于 2013-2-8 18:59:29

非常感谢啊,但是我比较疑惑,白寿带是否非繁殖期就换羽成红色呢?没见过白色型的短尾巴照片啊

蓟马 发表于 2013-2-8 21:57:32

hoshi:非常感谢啊,但是我比较疑惑,白寿带是否非繁殖期就换羽成红色呢?没见过白色型的短尾巴照片啊 (2013-02-08 18:59) images/back.gif

我没查到寿带准确的换羽规律,不过按照雀形目通常来看,每年秋季会有一次完全换羽,春季可能会部分替换尾羽等。按照目前认可的观点,寿带的栗色型雌雄都有,但白色型只存在于雄鸟中,推测是部分老龄雄鸟的表现,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而雄鸟延长的尾羽,应该是与繁殖密切相关,在春迁北返的过程中已经出现,并且一直存在于整个繁殖期;繁殖期一过,中央尾羽也脱落了,因此秋迁过程中见到的都是短尾,但并不都是雌鸟。
对于非繁殖期换成栗色的观点,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是这种规律的话,那秋冬季应该会有杂色的个体被记录到,目前似乎没有任何类似的报导,才造成了白色型寿带存在理由的谜团。正如本帖所言,寿带在我国南方是繁殖鸟,一般也是在繁殖期守巢拍摄,因此有大量白色长尾的照片出现,但过境期应该还很少有人关注和拍摄寿带吧。其在东南亚等地越冬,在当地冬季应该会有白色型短尾雄鸟的照片。哪位大侠可以帮忙找找哈~

hoshi 发表于 2013-2-9 09:55:35

蓟马:我没查到寿带准确的换羽规律,不过按照雀形目通常来看,每年秋季会有一次完全换羽,春季可能会部分替换尾羽等。按照目前认可的观点,寿带的栗色型雌雄都有,但白色型只存在于雄鸟中,推测是部分老龄雄鸟的表现,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而雄鸟延长的尾羽,应该是与繁 .. (2013-02-08 21:57) images/back.gif

虽然了解部分老龄鸟会有白化现象,但是还是有很多疑问存在。就拿南京老山来讲,南京的寿带是以白色型为主,相反红色型却不常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寿带与紫寿带的鉴别(感谢黄震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