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6维度--老品种本地猪在农村逐渐绝迹
老品种水稻、玉米、小麦、本地猪等逐渐成为城里人的追逐对象,但农村人对这些却一点也不感冒,并且所谓的老品种已经逐渐在农村地区绝迹,是什么原因让老品种这么不受村里人待见呢?我们走进丽江市下面的一个行政村看看原因。
华荣村隶属于丽江市华坪县,属于一个的行政村,有七百多农户,三千多居民。用当地村民的话说“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都种新品种庄稼,养新品种长白条猪,三四个月就能催到两三百斤,再也不喂肯吃不肯长的本地猪了。”
村民杨大哥今年特别高兴,他说猪肉价格每年都不一样,养猪也要看运气,前几年大猪小猪都贱卖,许多小猪送人都没人要,所以很多农户都把自家养的母猪卖掉了,可刚卖掉肉价就上涨了,“我幸亏没把母猪卖掉,所以第二年小猪大猪都卖了好价钱。”当人们意识到猪肉价格要上涨的时候都争相买回老母猪自己喂养,可当把母猪崽喂养想卖的时候又降价了。猪价的此起彼伏让人们很难捉摸,但当地一些村民表示,即使猪肉降价他们也会喂养两头猪,过年的时候自家杀两头也够一年吃的。
当询问村民一头猪喂多长时间能出栏时,多部分人表示从架子猪开始买来喂,半年时间能长到300多斤,“自己吃的猪在杀之前我们都会停喂饲料。”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村民煮来喂的很少,几乎都是将饲料与玉米面混合在一起喂。
50多岁的刘大哥家今年的过年猪没有杀自己养的,而是买了别人家煮来喂的猪,他说:“现在自己养的猪实在太肥了不好吃,我家去年杀的猪腊肉到现在还没吃完。”
记者来到刘大哥说的煮来喂的这家农户,找到了这家的主人杨大姐,询问她养老品种猪的原因,她说:“我去街上买猪仔的时候也不会挑,看着便宜就买下了,没想到肯吃不肯长,喂了一年才200斤,以后打死也不买这种本地猪来喂了。”她还表示喂本地猪既费时又费力还费柴,她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说别人一年的时间已经两拨猪都出栏了,而且比她的大,而她一年就这一拨猪还没有别人的大,别人也不用耗时耗力煮来喂,直接喂饲料和玉米面就可以,节省了许多时间做的别的事情。她还说今年喂猪是最不划算的,玉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一块三一斤,投到猪身上的钱都已经很多了。
环境与健康6维度记者来到当地集市上询问一位卖猪肉的摊贩在买本地猪和新品种猪的价格时,他说:“我们买猪的时候不管你煮来喂还是喂生的,也不管你是不是本地猪价钱都是一样的”。
通过走访和询问,如今这个村子养老品种本地猪的人几乎绝迹,大多数村民表示本地猪养的时间较长且价格和一般猪一样,又费时费力都不愿喂,喂老品种猪也被许多村民看成是愚昧之举。
环境与健康6维度 老品种生长速度慢,肥肉多 如果不好,淘汰也正常,如果有优点,自然可以推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