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大学生环保社团,你有什么想说的?
上午,跑郑总那趁会去了,还是有些收获。去年因“绿色齿轮”行动跟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环保社团打过交道,那时对这个社团失望透顶。今天发现这个地处永川的社团有很牛的一面,至少足够活跃,这是主城区很多环保社团所不能比的。
还有对大学生环保社团的定位,具体干些什么还是不够清晰,以至于有一大帮人因没事干或者得不到尊重和参与而离开。个人觉得如果是做倡导,就得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逐步扩大影响力。如果是做行动,就得学会脚踏实地去干活儿,并且让活儿好玩儿。
抛个砖~~~~
你还有啥想说的,欢迎继续。 不一定要分成做倡导、做行动的。等一个项目里,即有几次倡导活动、又有几次小行动,那就可能真正的能做出些什么了。 小包子:不一定要分成做倡导、做行动的。等一个项目里,即有几次倡导活动、又有几次小行动,那就可能真正的能做出些什么了。 (2013-03-10 16:24) images/back.gif
总是觉得经常接触的社团不够活跃和主动,永川这个社团会好很多。但,做得怎么样就另当别论了,感觉是在拉着社团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看自己想做啥,但感觉仅仅是为了影响力而做啥也就没得啥意思了。
一句话,还是要像包子这样靠谱的才靠谱啊 越来越强烈的感觉
做ngo其实是做社区、做教育。
很多时候社区和教育做好了,很多东西就水到渠成了。
“分享改变世界”,从播下一颗种子开始。 经过三年多或多或少的了解。我发现重庆大学生环保社团有一些共同的弊病。
1.有些闭关自守,缺乏交流,缺少学习。
2.各社团无一套完善的体制,即使有适合本社团的体制,也没有好的执行下去。
3.在传承上做得不是太好,尤其数文化方面。
4.在做活动上缺乏创新,不敢去尝试大的项目。以至于很少有精品项目产出。 三文鱼:经过三年多或多或少的了解。我发现重庆大学生环保社团有一些共同的弊病。
1.有些闭关自守,缺乏交流,缺少学习。
2.各社团无一套完善的体制,即使有适合本社团的体制,也没有好的执行下去。
3.在传承上做得不是太好,尤其数文化方面。
4.在做活动上缺乏创新,不敢去尝试大的项目。 .. (2013-03-10 21:43) images/back.gif
如果你听了城科的童鞋的介绍,可能会觉得振奋 三文鱼说得很好,包括我们绿队和爱村现在也缺少交流。 同在一个地区都很少交流?交流这些事情还需要郑总帮忙么?
这个是通病吧,不止社团,很多机构也给人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不像两江那么明确呀~ 三文鱼说得太对了,缺乏交流,走不出去,好的文化传承不下去、、
所以得加强交流!、 tulip1:如果你听了城科的童鞋的介绍,可能会觉得振奋 (2013-03-10 23:13) images/back.gif
哦,如果是那样的话挺好的。只希望可以持续得更久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