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 发表于 2013-3-14 17:42:16

与贵州众益严总谈:民间备灾仓库建立



2013年3月的某一天,有幸与贵州众益的严主任、严总聊天,请教了民间备灾仓库建立的问题。灾害,影响大的灾害,一般都发生在生态脆弱且贫困的区域。作为一个凉山本地的环保NGO,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是我们应该做、且义无返顾的。此次跟严总的聊天,收获颇多,不仅让思路更加的清晰,更重要的是让凉山民间备灾仓库的方案真正的可执行了!


下面是聊天内容严总部分的整理稿:


一般来说,备灾物资分两类,一类是常备通用的,如棉被、帐篷和棉衣(民政标准),另外一些是依据灾情和灾民需求来。前一种通常应对灾害比较大的情况;后一种应对灾后救援或者灾情不大的情况。所以,在谈到你们的备灾仓库的物资清单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回答?
问题一:你们这个救援物资物资清单的依据是??
问题二:应对的灾害类型是?
问题三:还有所覆盖的地区主要是?


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需求,发生在不同的季节需求也不同,你们的清单里面有几点需要注意:
      1、可能清单里衣物是最容易的;
      2、大米和食油一般不能列进常备备灾物资中,只能是流通备灾,所以这块只有募集现金的可能,或者在发生灾害是才可能募集物资;
      3、蚊帐也是适合夏季。

灾害发生后,是要根据需求来募集,这个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试着这样理一下,备灾主要是应对突发性灾害对吧!可是灾害究竟会发生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呢?好,会发生在哪个具体的乡镇或者村寨呢?


所以第一步是要建立一个监测网络,要第一手的信息最重要了,对吧!这个网络可以用另一个方式来建,还可以帮助你扩大影响力,招募志愿者和获得潜在资源的可能,这个你可以有资源来做。


有了监测网络,知道了在哪里更有可能发生灾害,而这些地区不是在灾害发生后才会有物资的需求对吧!


简单地说衣物就是一个很大的需求,如何将这些目前较为容易募集的物资和你们建立起自己的灾害监测网络结合起来?我们以前测算过,运输费用通常一元钱(凉山太远,需要两元)够了,捐衣和捐物的活动都可以现在开展起来,招募志愿者来参与这些送物资和探访乡村,和建立脆弱地区监测点的活动。这个募款会相对容易些,毕竟是直接送物资的活动,大家是能够支持,活动运转起来,你募集物资的同时就可以把一些适合救灾的储备起来。


这样你们一边募集一边组织活动,你们也不会出现仓库压力。最后你就能够成为凉山地区的最具权威的民间救灾力量,你就根本不用担心的你的物资哪里来了。这个仓库必须不断流转物资才会有活力,不能收来就压着,这样你会不堪重负。比如比较结实厚实新的衣物、棉被、生活用品,这些都适合储备。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定要建立这个可持续的资源圈子!救灾仓库的功能绝不仅仅是储备救灾物资,它其实应该是一个物资的集散和中转地,而一个救灾团队也绝不仅仅是在灾害发生后才行动。


活动影响力出来了,物资募集的范围可以逐步扩大,再把贫困和灾害监测的理念结合起来传播。一方面吸引基金会的眼球,那一旦灾害发生你就会从基金会获得必要的资源,另一方面你得活动的支持者会成为你的潜在捐赠者。影响力出来了,很多商家愿意捐给你积压的物资的,这些可都是全新的奥,非常适合救灾。


但是这是一个比较系统和耗时耗精力的事情,志愿者的动员必不可少,很多物资来得时候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参与整理分类甚至是消毒。

嗯嗯,团结就是力量,希望更多的机构关注灾害。


--------------------------------------------------------------------------
2013年3月中旬整理
整理时,衔接词略有添加。

朴犷者 发表于 2013-3-17 00:13:49

台湾慈济912地震的赈灾行动超快....
让我想起

小包子 发表于 2013-3-17 19:29:09

朴犷者:台湾慈济912地震的赈灾行动超快....
让我想起 (2013-03-17 00:13) images/back.gif

感谢您老的回复,不然就冷场了!!!

巫落落 发表于 2013-3-17 20:04:36

语气隐隐有净空法师的味道

朴犷者 发表于 2013-3-19 15:59:18

为何台湾一半的捐款都捐给慈济?

《创富志》2010年的一篇报道

http://www.mycfz.com/zhuanlantekan/shangyemoshi/2011-01-20/1229.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贵州众益严总谈:民间备灾仓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