鹨属常见种类比较
把鹡鸰科鹨属几种常见的放一起比一比。由于种与种的区分有的时候都会晕,所以就不玩亚种了。比较的几种是厦门地区有分布的,水鹨其实也挺常见,但我手上没图,欢迎补充。理氏鷚(18cm)算是最最常见的了吧,南方的冬候鸟,栖息于开阔的草地,刚开始的时候会容易和树鹨混淆,但看久了会发现它们还挺不一样。理氏鷚 1.站姿比较挺拔,2.不像树鹨那样停栖时喜欢上下摇尾巴,3.没树鹨那么喜欢上树,4.声音没有树鹨那么尖细。从外观上说,理氏鷚的羽色大致是浅褐色的,胸侧的深色纵纹比较细。后爪很长,这点在《台湾野鸟图鉴》中被列入了与布莱氏鹨的辨识要点里了,虽然不容易观察到。。。
树鹨(15cm)也是超常见的,和其他常见的鹨比起来,背部的颜色大致是橄榄绿色,胸、胁的黑纵纹非常浓密。它们一遇到惊吓喜欢往树上躲,叫声音非常尖细,停下不动时有上下摇晃尾巴的习惯。还有个yunanensis亚种背、腹部纹较指名亚种稀疏的,但通过背面颜色、行为之类的应该认得出来吧。。。。。(以后还要多注意下)
有个北鹨(15cm)可能平时比较容易背忽略(?),背部明显的白色纵纹是其特征,与红喉鹨的非繁殖羽需鉴别。根据野鸟手册的说明,“与红喉鹨的区别在背及翼具白色横斑,腹部较白且尾无白色边缘”。台湾野鸟图鉴还提及:红喉鹨非繁殖羽嘴基黄色,停栖时初级飞羽与三级飞羽约等长。
红喉鹨(15cm)繁殖羽的时候特点很明显,面、喉都红红的,雌鸟会比雄鸟淡一些。但一到非繁殖羽就郁闷了,不但跟北鹨像,还和黄腹鹨像。跟黄腹鹨比起来,红喉鹨背面的纵纹会更明显一些。
黄腹鹨(15cm)特点就是胸口和两胁的纹浓密,很浓密……是这些鹨里面排名第一的浓密啦。。。。还有繁殖羽和非繁殖羽的区别,按台湾野鸟图鉴说的,繁殖羽两条白色翼带会较不明显,整体是灰褐色,腹面淡黄褐色,非繁殖羽大致橄榄褐色,翼带明显,腹面污白略带褐色(这到底算是什么颜色啊!!(╯‵□′)╯︵┻━┻)
以上图片#侵删#拍摄者有:wine、斑鱼狗、大小刚、蓝鹊、云鹤、鹫 图都拍得好好啊 谢谢分享。照片都拍的很好 我怎么觉得只有胖瘦之分 我是南方的,第一次遇到理氏鹨的时候,还以为是田鷚,不过感觉它的后脚趾特别的长,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它是理氏鹨,去年寒假在家后的电线上很常见。 嘿嘿,感谢流星gw的分享,很不错! 精华啊,认鹨一向纠结。。。。。 欣源-雪狼:我是南方的,第一次遇到理氏鹨的时候,还以为是田鷚,不过感觉它的后脚趾特别的长,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它是理氏鹨,去年寒假在家后的电线上很常见。 嘿嘿,感谢流星gw的分享,很不错! (2013-04-10 12:23) images/back.gif
感觉你有观过鸟的样子哦。 dftv188:我怎么觉得只有胖瘦之分 (2013-04-10 12:05) images/back.gif
要是真分得清胖瘦也算不错了。 我竟然神一般的看懂了 绿野知道:我竟然神一般的看懂了 (2013-04-10 19:10) images/back.gif
知道你还是这么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