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 发表于 2013-4-12 11:19:05

泛社团的NGO运营模式-反思西昌生态所的机构运营

西昌生態所,是西昌市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的簡稱,定位為:“以生態保護為專長的本地NGO”,我們的辦公室設在了涼山州唯一的大學西昌學院校內,運營模式中有著深深的社團跡象。我是總幹事,環保社團的骨灰級人物,總幹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現在的兩個項目經理,蝌蚪(濟溪ID:開豆)、灰灰(濟溪ID:不知所往),都是承諾自然的老人。下面是我們超級簡略的人員結構:
總幹事         社團骨灰專案經理   社團老人項目官員   從社團退下的西昌學院在校大學生嫡系社團   幾個大學生社團
從人員結構中,可以發現濃烈的社團style,而做事,也有著深深的社團風。
昨天,灰灰說沒有感受到什麼管理,我開始翻閱經典,網上搜集案例,試圖找到“泛社團”類NGO的管理模式,結果很遺憾的沒有找到,可能很多NGO曾經都有過這樣的一段形態,但是從未有誰留下過反思和經驗,供後來者探討和調整。所以,我試著在自己今天還清醒的時候,寫下這篇小小的文字,拋一個引子。
提到社團裡面的志願者,我時常會想起五四運動,沒有年輕一輩的學生,挺身而出為了社會理想,奮不顧身、死而後已,肯定就不會有現在的中國。同樣國內國際,為社會變革、為和諧美好奮鬥的也是年輕人。草根NGO的從業者中30歲以下的占了絕大多數,這不是偶然,背後有很多的原因和因素,我想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大學生是最積極的吸收最新訊息的一個群體,和時代走得更近,在和時代的脈搏發生共振,最懂得時代需要什麽。
對,需要變!唯有不斷的變化和改變,方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是從社團中成長起來的,對大學生社團、對青年群體,自認為有一些瞭解。我常常懷揣著感恩的心態做一些事情,比如最近去貴陽開會,我就主動找到方藝,貴州省大學生環保志願者聯合會的頭,提出可以在貴陽組織一場小型的分享會。當然,最後一不小心竟然蹭了他一頓飯,哈哈!我相信,大學生志願者的志願工作,要有成效,最核心的地方在於對結果的把控。對行動結果的把控,非常重要。


首先,你要知道結果在哪裡,什麽樣的結果是我們需要的結果,這個結果和我們的願景、使命之間有什麽聯繫,對解決一個大的社會、環境議題會有什麽貢獻。知道這點,就可以避免“為做項目而做項目”。


其次,實現這個結果的路徑。這其中就涉及到時間、資源、團隊、專業能力等等情況了,腦海中需要有一個簡要的框架,在這個框架和體系之下,我們實現它是不是有可能?


而青年群體很差很缺的就是這一點:對行動結果的把控,這就是經驗,經驗正好用來把控行動結果。西昌生态所在运营机制上,对这一点下了很大的成本和功夫,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官员所做事情成果的把控,项目官员负责社团做的事情成果的把控,就这样交叉把控,让每一个人的经验都尽量用到极致。


未来的路还很长,脚下的路要一步一步的慢慢走,有策略的持续行动,终将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要出门了,没有时间继续往下写了)




                                                                                                            包子于西昌
                                                                                                         2013年4月12日

guanjian 发表于 2013-4-12 11:54:20

什么样的结果是我们需要的结果?当一个人加入环保志愿者组织(或者就说是环保社团)的时候,可能会抱着很多种不同的目的,为了玩,为了交朋友,为了锻炼自己,出于对环保的热情,想在环保领域干一番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作为一个社团的领导人,特别是一个合格的社团领导人,在领导社团活动,把控社团发展方向的时候,什么是社团想要的结果?实现了什么样的结果才算一个优秀的环保社团,一个合格的环保社团负责人?
大家在一起玩的很开心?团队成员亲密无间亲如一家?团队成员面对任何事情和问题都能沉着应对?做的项目解决了一定的实际问题给环境带来了很好的改变?团队成员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并养成好的习惯?为环保NGO或者整个环保领域输送绿色人才?……
社团负责人心中应该有个目标,并为实现目标采取行动并带来改变。
遗憾的是,当前很多社团负责人还没有意识到社团需要有这样一个目标,或者目标层次极低(比如只是停留在“交友”这样的层次上)。包括很多当前已经成为济溪论坛“主流”的会员,他们的思想似乎也只是停留在“交友”这样的层次上。
应不应该有人来把控和引导这样一类人群的思想和行动,如果应该,谁来做?

不知所往 发表于 2013-4-12 12:25:52

我被暴露了。
你居然是用的繁体字。
貌似都是无关紧要的回复。
之前我都很被动,嗯。还是不擅长说话。成长。

小熊 发表于 2013-4-12 13:18:42

有时候麻木了,连欲望也没有了。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13-4-12 16:38:34

肯定有人吐槽繁体字

我赌2小时人品

kefodshen 发表于 2013-4-12 16:41:14

被封印的左手:肯定有人吐槽繁体字

我赌2小时人品 (2013-04-12 16:38) images/back.gif


如你所愿:
楼主尼玛为什么要用繁体字啊!!!!
英语四级都没过的你伤不起啊!!!!
更别提掌握博大精深的中文啊!!!!
更别提中文里传统的繁体字啊!!!!
深深敢脚自己是文盲有木有啊!!!!

小包子 发表于 2013-4-12 21:18:55

部分人的长期坚持,终将带来极大的社会意义!

集大-小牛 发表于 2013-4-14 16:20:16

在大学的环保社团里开始会员大多都是抱着各种目的而加入的,随着参与的活动增加,接触多了,慢慢的我们的心走到了一起,开始都想为我们的环境做点什么,我们都有自己的抱负,真心的说那时我们是多么的有激情。可是到了大二,慢慢的我们感觉累了,接触深了,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有了很多的无奈,人员自然慢慢的流逝了,剩下那么几个在坚持着,其实他们也累了,只是在撑着等下一届的人来顶他们,从开始的无知到满怀壮志再到无奈的期望顺利换届。这种局面一直在重演着,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种局面呢?作为学生我们除了宣传倡导环保理念,我们还能做什么呢?甚至有时觉得这宣传也都那么的形式化了。你说当今的社团该是如何的发展才好?

隐形的诺顿 发表于 2013-4-15 00:11:38

包子的繁体把我雷到了

隐形的诺顿 发表于 2013-4-15 00:12:27

努力的过程很辛苦,但劳烦您能不让群众看得那么累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泛社团的NGO运营模式-反思西昌生态所的机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