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13-5-7 15:03:47

晴天小猪:既然这样又何必纠结,很多事情还是人的问题。也不用叫做“……营”………
不过如果环保发展到那个高度,而且普遍了,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好的。
就像文学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希望,当环保成为一种自觉,我们也不用说什么了。 (2013-05-07 14:50) images/back.gif

对于部分人群
可以做到的

眼镜蛇osicl 发表于 2013-5-7 15:06:14

晴天小猪:既然这样又何必纠结,很多事情还是人的问题。也不用叫做“……营”………
不过如果环保发展到那个高度,而且普遍了,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好的。
就像文学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希望,当环保成为一种自觉,我们也不用说什么了。(2013-05-07 14:50)嬀/color]images/back.gif

为何觉得我在“纠结”?只是提出一种想法,供大家参考而已……
至于叫什么名字,那都无所谓啦~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13-5-7 15:08:48

眼镜蛇osicl:为何觉得我在“纠结”?只是提出一种想法,供大家参考而已…… (2013-05-07 15:06) images/back.gif

感觉你的想法还是被限制了
可以跳出协会这个圈子的
也可以跳出学生这个圈子的

眼镜蛇osicl 发表于 2013-5-7 15:10:42

被封印的左手:感觉你的想法还是被限制了
可以跳出协会这个圈子的
也可以跳出学生这个圈子的(2013-05-07 15:08)嬀/color]images/back.gif

没错,很对!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不一定一下子跳的那么远,所以发在这里,先给搞环保社团和绿色营的同学一些建议,希望有所启发。迈出了第一步,大家自然就思维发散了……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13-5-7 15:17:25

眼镜蛇osicl:没错,很对! (2013-05-07 15:10) images/back.gif

或者是我在7L说的太简单了

学生时期
很多活动,无论社团的还是非社团的
都是一群学生

无论是XX营还是XX社会实践
才是难得的和社会接触
但是队伍成员还是学生

其实
参加过的人也许有过感受
无论活动主题很内容是什么
相互之间的交流才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也可以获得很多收获


但是(时间、经济、安全等原因)
很少有学生参加社会人士的活动

建议:联系已经毕业的人一起出去
和社会人士(如户外俱乐部)一起出去
在城市论坛或者贴吧,组织一次活动
感觉全都可以试试

木头~ 发表于 2013-5-7 15:51:28

看到这里,就想到前几天去乡下,那里就是有个社工的专职在那里住了好几年,这个过程当中和村民的关系很融洽,很多工作的展开也是顺其自然了。我想获取信息,他们就说不要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这是大学生的通病,要真想实实在在的了解,那就住一段日子,深刻体验下,和村民打交道……

内容来自[手机版]

眼镜蛇osicl 发表于 2013-5-7 15:53:08

木头~:看到这里,就想到前几天去乡下,那里就是有个社工的专职在那里住了好几年,这个过程当中和村民的关系很融洽,很多工作的展开也是顺其自然了。我想获取信息,他们就说不要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这是大学生的通病,要真想实实在在的了解,那就住一段日子,深刻体验下,和村民打交道…… ..(2013-05-07 15:51)嬀/color]images/back.gif

呵呵,象牙塔症候群……

木头~ 发表于 2013-5-7 15:55:44

当时那时候就是觉得太肤浅了有木有。一群人到乡下去问问这个问问那个的,就算是住在乡下,也是脱离基层。回来后,那些获取信息的价值在哪里?如果没有回归,那些都是白费。

内容来自[手机版]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13-5-7 15:57:04

眼镜蛇osicl:呵呵,象牙塔症候群…… (2013-05-07 15:53) images/back.gif

好词

木头~ 发表于 2013-5-7 15:58:35

嗯嗯呐,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心态还没有找准。以至于自我感觉良好的背后就是不实在。这里说的不实在不是说策划做得不够严谨或者是大家的心态不好,而是我们忘记了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内容来自[手机版]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提出一种新的活动形式思路——小型营,欢迎讨论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