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wood 发表于 2013-5-28 15:20:03

公益新人的公益假期(张金鹏)

公益新人的公益假期文/张金鹏 2013.5.18

当我来到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拉卜楞寺所在地——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时,我清楚的知道2013年“五·一”假期来这里不是旅游渡假,而是要和“绿哈达”来一次亲密接触。
作为“劲草同行”计划(注:“劲草同行”计划是SEE基金会携手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面向成长期草根组织的关键人才,提供非限定性的持续资助,并由同伴和导师陪伴成长的公益计划)中唯一参与的SEE西北片区会员,我和GGF的专家——香港中文大学的吴老师早在半个月前就约好前去第一次实地“辅导”这个计划中唯一入选的西北地区NGO“绿哈达”。“绿哈达”是一个从2006年起就在多家公益机构工作的藏族小伙子罗藏彭措和几个资深的志愿者共同发起的,目标是“为牧区环境教育和志愿者交流搭建平台,通过社会企业的运营,促进环境教育事业在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http://mmsns.qpic.cn/mmsns/Lsj6pohp3BuuZnhyP526cT8KsaxCYWYCqqoAQXqZerTANIBc7j2EAQ/0(图片说明:我、吴老师和“绿哈达”三位成员,我们的身后便是拉卜楞寺)

参加“劲草同行”计划,对我而言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自从2012年成为SEE会员后,我积极参加各种相关活动,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介入一个完整公益项目的实际执行,对草根NGO的现状知之甚少,对一个NGO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发展更谈不上深刻认识。我曾认真地和当地的一些NGO负责人有过交流,但他们的问题、困惑如何解决,机构如何健康持续发展,我的答案是模糊的。
SEE西北片区即将正式成立,但片区成立后要实施什么项目、如何选择项目、如何评估当地的NGO、如何支持公益项目的有效执行,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益新人不能准确回答的。我期待在参与“劲草同行”计划项目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我不能容忍自己仅把生态、环保等公益概念挂在嘴上,我希望自已的这些实践能为片区会员们带去一些除了认知和热情之外的行动经验。
让我感到意外和欣喜的是,我的参与竟然让“绿哈达”的成员们有了前所未有的收获。当我不由自主的用早已习惯的企业经营的逻辑、商业思维和管理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时,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激动。他们对当地有着很深的感情,有当地丰富的人脉资源,有着善良、执着的信念和愿望,有充满激情的干劲,也有着多年NGO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一个机构如何科学管理、经营行为如何策划包装、如何设计治理结构、如何设计有价值的公益行动、公益机构如何持续发展的认识是零散的,经营管理领域的知识、技能、方法于他们来说是缺乏的。而我结合长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做出的分析判断和建议正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困惑得到解答,信心和兴奋写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充满认同和赞许的表达再次让我感受到此行的价值和意义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从吴老师的言谈当中感受到一个学者对理论的严谨和对实践的认真,从几位资深的NGO一线志愿者身上看到了他们的执着和实干,这些也许就是“劲草同行”计划设计者们的初衷吧。
http://mmsns.qpic.cn/mmsns/Lsj6pohp3BuuZnhyP526cT8KsaxCYWYCnl3XlUDo71hgavFGlP99WQ/0(图片说明:合作市郊藏农区)

企业各有不同,NGO也如此,但对一个组织来说,如何规范建设、良性运营、健康发展是共同的命题。如何把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借鉴到NGO的管理运营上去,这或许是一个需要SEE企业家会员们深思并值得付诸探索和实践的事情。
作为公益新人,我们需要在公益的道路上行动起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公益假期”!


项目背景:
2013年3月,由SEE基金会与全球绿色资助基金(GGF)合作推出的“劲草同行计划”最终评选出9位NGO伙伴,不仅获得资金支持还将获得由5位SEE会员组成的导师团的一对一指导。该计划是SEE基金会继“创绿家”之后,专门面向成长期环保组织关键人才的资助项目,同时也是企业家深度参与环保的平台。这5五位导师是:陈星言、罗东霞、王积刚、王瑛、张金鹏,他们将协助NGO伙伴突破组织发展的瓶颈,促进这些机构在“核心业务积淀”、“团队专业化”、“资源多元化”等方向上有所发展。

vjbzb 发表于 2013-5-28 17:07:12



写得还是不够深入

holywood 发表于 2013-5-28 18:26:09

vjbzb:

写得还是不够深入 (2013-05-28 17:07) images/back.gif

有所得最重要

深入就太耗时间,反而无法有产出

失格君 发表于 2013-6-18 17:19:17

不知道是不是我网的原因,图挂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益新人的公益假期(张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