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绿家园大学生志愿者余庆垃圾调研活动今天正式开始
贵州垃圾分类项目,是由贵州省环保厅固废中心与国际行动援助的合作项目,项目从2010年开始,现今在贵州省余庆县和雷山县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开展至今,当地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对当地社区的宣传教育还有待加强。因此,贵州绿家园作为本土环保NGO,受行动援助张兰英老师邀请,参与到贵州垃圾分类的工作中来,并组织贵州省高校环保志愿者,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为期六天的垃圾分类宣传与倡导活动。今天是垃圾调研及宣传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上午七点开始,志愿者团队在余庆县环卫所冯所长带领下,来到了余庆县龙凤苑小区,和小区物业管理张福利等进行了交流,并面向部分小区居民进行了交流访谈,随后在小区附近居民休闲的广场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结果显示小区居民对余庆县政府推行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普遍持支持的态度,并对余庆近年来环卫体系和卫生文明城市建设的成果极为自豪,同时多数居民也认为垃圾分类处理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应该由政府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下午,志愿者团队在龙凤苑小区跟随物业垃圾管理人员一起收集住户扔出的垃圾袋并对垃圾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清点,调查结果显示小区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约占总量的70%以上,每天约200斤,其他垃圾中可以卖钱的垃圾(废纸、塑料制品、干净的塑料袋废铁等)约占垃圾总量的10%,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用过的卫生纸、小食品包装袋、衣物、其他杂物等)约占20%,约有30%的小区住户会对自家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干湿分类但并不彻底,小区的垃圾分类主要由物业清洁工负责,将厨余垃圾装进专门的垃圾桶,由环卫的餐厨垃圾运输车运送到城郊的堆肥厂处理,可回收的垃圾分拣出来拿去卖钱,其他不可回收垃圾运到填埋场处理。据清洁工介绍,每天分拣出来的可回收垃圾可以卖6-7块钱。
垃圾分拣结束后,关键和志愿者小欧跟随厨余垃圾运输车一起去了厨余垃圾堆肥厂,另一队志愿者由詹炜带领在小区进行了厨余垃圾堆肥和制作酵素的宣传活动。
余庆县的厨余垃圾堆肥厂是贵州省第一家专门处理厨余垃圾的工厂,开始运营还不到一年时间,工厂规模很大,但是目前余庆县进行了干湿分类的小区只有5个,另有2所学校厨余也由该厂处理,厨余垃圾的回收量目前远远无法满足工厂全面运作的需求。
该厂的处理方法是将厨余垃圾进一步分拣后发酵堆肥,由于原料不足,堆肥量有限,且堆肥的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认证,堆好的肥料尚未运出进入市场。堆肥厂的运营尚处于摸索阶段。
在小区进行的厨余堆肥及制作酵素的宣传,主要目的是让居民了解厨余垃圾末端处理的多种渠道,让他们知道厨余还是可以作为资源回收利用的,宣传吸引了部分小区居民的关注。
通过一天的活动,志愿者对余庆垃圾处理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对垃圾分类模式的了解得到了加深,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的技巧得到了锻炼。调查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不是很清楚,对垃圾分类之后怎样处理并不关心,认为这些都是政府的事情,自己关不关注无所谓,也改变不了什么。
明天志愿者团队将分成两路,一路跟随环卫垃圾车一起收集全县城的垃圾并记录垃圾收集量和去向,另一路将在农贸市场进行随机访谈和宣传活动。
2013、7、11 环卫所冯所长介绍余庆垃圾分类情况
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介绍小区垃圾分类情况.
志愿者在广场对行人进行随机访谈.
垃圾分拣.
厨余垃圾收集桶
图重复了 厨余垃圾运输车
厨余垃圾堆肥厂全貌
厨余垃圾堆肥厂内部结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