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小编 发表于 2013-8-30 07:28:55

山水“自然学堂”故事

山水“自然学堂”故事

文/孙姗



      说起自然学堂,“圈内”的人会想到环境教育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以往的环境教育,往往是住在城市里的、有“环境意识”的一批人,去教育小孩子,或者住在乡村的没有环境意识的人(那些落后、教育基础不好、信息不通达的地方...)。但是,由于从事自然保护,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在我们走向乡村和山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是我们被教育了。生活在山水之间的乡村、牧民、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学校顽皮的小孩子,对于家乡的自然环境,知道得很多很多,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他们中的一些自觉者,尤其在外边打工、上学、经商之后,回看自己的家乡,愈发明了保护家乡的环境与文化,保护承载他们情感、资源、土地的乡土,才是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记忆和家人的尊重。让这些有情感、有知识、保护家乡的“守护者”更有力量,是山水的使命。
http://s15.sinaimg.cn/bmiddle/5f013ed4x7b4da45fbade&690


       与此同时,我们向周边的朋友们讲述这些自然守护者的故事。太多居住在城市中的山水的朋友,对自然有情感,喜爱动物世界,在乡间或者水边长大,他们也在认真地寻找远去的家乡,寻找保护自然的动力,寻找经济、社会、环境新平衡的可能性。



      从2007年山水成立伊始,我们就和山水的朋友们共同经历了很多次旅行。在云南金沙江峡谷中漂流、在三江源九曲的通天河边的寺庙旁扎营、深入川西贡嘎山的秘境乡村、到大熊猫的竹林中认识和它共栖的森林和动物,参与科考、记录正在消失的江河、支持当地村民对自然友好的生计发展、向城市人群传播守护自然的故事。我们的足迹也到达了北美印第安人曾经居住的山林,了解绿色失而复得但森林空寂的历史,寻访南美洲同为发展中经济体,同在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中寻找平衡的同行们。我们的“乡村之眼”公益影像计划支持拍摄了数十部纪录片,教会当地的守护者们拿起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家乡美好而快速消失的自然与文化的故事。其中的一部《我的高山兀鹫》,在前不久的壹基金公益影像节上获得大奖。



      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建立城市和山水的联系,也是山水的使命。城市和乡村本来息息相关,山水守护的,是大家共同的未来。因此,2012年,我们启动山水“自然学堂”,城市和乡村的自然守护者一起,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在自然中共同学习,共同创造保护自然的新希望。



孙姗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执行主任

http://s9.sinaimg.cn/mw690/5f013ed4xd108705ffa28&690



相关文章

[关于“自然教育”的那锅汤(黄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13ed40102e60u.html

[在远方寻找他乡(邹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13ed40102e60y.html

[山水熊猫营随感(叶艳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13ed40102e644.html

[子梅:另一种生活(庄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13ed40102e643.html



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13ed40102e5i4.html

大柱 发表于 2013-8-30 10:56:29

看着这些感想,真的好棒

春子 发表于 2013-8-30 11:13:12

图看不到了

僵尸叔叔 发表于 2013-8-30 12:38:00

自然的才是最精彩的旅行

济溪小薇 发表于 2013-8-31 09:08:06

图图呢

绿行竹子 发表于 2013-8-31 22:44:56

如果是限于新浪的图,竹子建议可以截图,然后再上传~这样应该就木有限制了~
求图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水“自然学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