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香港湿地公园,拜访香港政府的环保园--港台交流行记(第十天)
港台交流行记(第十天)——探访香港湿地公园,拜访香港政府的环保园2013年9月13日,这是EAC-CN网络成员参访行程的第九天,也是香港行程部分的第二天,今天的行程可谓再次排满满。一大早租车前往香港湿地公园探访,紧接着就要去拜访香港环保署,以及香港环保署安排的两个物资回收利用中心。
今天的行程比较赶,因此需要租车来解决全天的行程。一早7:30分,大家就集合搭车,前往香港的湿地公园参观。
下午2:00大家准时到达环保园,访客中心的会议演讲室早已准备妥当,香港环保署的官员也早早等在那里。环保园是香港特区政府废弃管理策略中重要的一环,目的是透过环保和给循环再造企业提供长期用地,以促进本地循环再造并推动循环经济。回收再造,有助于提升本地循环再造企业的潜力,也减少了可循环再造物料对出口的依赖。环保园占地约20公顷,提供14公顷的土地给环保社会企业来使用,基础设施3.19亿元则有政府投入兴建。目前园内有废弃食用油回收,电脑回收,废金属回收及废塑料回收等等14家的社会企业入驻。
香港环保署社区关系组的关炳松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绍《环境与自然保育基金》的申请和应用模式,紧接着香港环保署减废及环保团组的环保主任黄诗颖女士向大家介绍《与绿色团体合作推动社区回收及源头减废》,最后香港环境保护署环境保护主任雷文杰先生向大家介绍了《厨余循环再造合作计划——政、商、环团合力推动消灭厨余》。发给大家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清楚描述了政府最新的废弃物管理的雄心和计划。到了2022年人均排废降低到0.8公斤或以下,这是现在基数的40%,这个减量计划具体而富有挑战,而这本计划的序言就是由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亲自执笔,表达对环境议题改善的决心。
接着在环保署的安排下,我们分别参观了位于环保园的两家社会企业。一个是仁爱堂环保园塑胶资源再生中心,另一个是圣雅各福群会的绿色家电回收利用中心。这两家社会企业分别由香港环保署投入三年一千万港币的环境基金,支持他们以非盈利方式在环保园推动垃圾减量与资源循环再利用计划。
“7个PET的塑胶瓶,加点儿纤维就可以做成这件运动夹克,而1个PET的塑胶瓶,还能做三支的荧光笔。”仁爱堂环保园塑胶资源再生中心的解说员向大家介绍到。这里是一个废弃塑胶再生利用的环境教育中心,也是香港废弃塑胶回收资源化处理点之一,仁爱堂配备的专门的宣教中心和宣教人员,每年大量接待学生、市民等各类参访团队,同时以义工的形式体验塑胶回收处理中心的工作,让大家体验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
接着环保署的官员又陪同大家一起参观了园中的圣雅各福群会负责的绿色家电环保园。这里唯一的一部回收车,接到市民废旧电器捐赠电话后,就会上门回收,收回来的电子经过工厂里专业的师傅进行检测,有问题的可以修复的,则修旧如新等待新的主人,而有问题又无法修复的,则通过拆解,把有用的零件保存下来,以备给能用的其他电器,直到完全无法使用的,还要用物理的方式,把废旧电线里的铜与胶皮分开来,变成可以资源回收利用的物资。绿色家电环保园,同样兼具了环境教育的功能,每年都要接待大批的访客前来参观和了解废弃物利用的方式。那些修旧如新的电器,在社区里发现有需要的贫困家庭,直接赠送,或者是选择一些特别的宣传日,拍卖或义卖换取运营的经费,真是一举两得的好项目!
参观完环保园,大家赶往香江边,因为每晚8点开始,15分钟的《幻彩咏香江》将在这里上演。因为堵车,到达时已经略微迟到了几分钟,但大家还是很高兴能赶上这个特别的灯光盛会!香江两岸灯火通明,特别是随着音乐声,两岸的灯光此起彼伏,照亮了夜空,当光束打向天空,一片片夜晚的云也变成多彩的颜色,但星光不见了,这是美?还是光污染呢?团队成员陷入了深思。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02.jpg
香港湿地公园里网络成员朱汉强成为我们的导览员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04.jpg
大家兴趣盎然的参观香港湿地公园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06.jpg
大家在湿地公园里合影留念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08.jpg
在观鸟屋里体验观鸟乐趣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10.jpg
在长桥上坐成各种风景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12.jpg
湿地公园的背后一座座高楼直耸云天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14.jpg
拜访香港环保署所在地环保园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16.jpg
香港环保署社区关系组的关炳松先生向大家报告环境与自然保育基金的应用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18.jpg
香港环保署减废及环保团组的环保主任黄诗颖向大家报告与绿色团体的合作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20.jpg
香港环境保护署环境保护主任雷文杰先生向大家报告政府餐厨垃圾减量计划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22.jpg
于晓刚和李力代表网络成员向香港环保署三位发言人赠送网络纪念品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24.jpg
参访仁爱堂环保园塑胶资源再生中心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26.jpg
这里也是仁爱堂的环保教室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28.jpg
环保教室充分利用了所有的角落来完善教室的绿色教育功能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30.jpg
仁爱堂塑胶回收中心等待处理的矿泉水瓶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32.jpg
塑胶处理生产线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34.jpg
塑胶瓶回收宣传电话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36.jpg
工作人员带领参访团队了解整个回收流程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38.jpg
李力代表倡导团队向仁爱堂赠送参访纪念品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40.jpg
圣雅各福群会的“绿色家电环保园”的厂房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42.jpg
唯一的一台旧家电回收车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44.jpg
工作人员热情向参访团队成员介绍绿色家电回收的流程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46.jpg
这些回收的洗衣机正在接受专业的测试与评估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48.jpg
拆下来的很多零配件可以用于其他回收来的旧家电上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50.jpg
绿色家电环保园的目标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52.jpg
据介绍一台冰箱的塑料可以制作9090只衣服夹子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54.jpg
工作人员在回答参访团队成员的各种问题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56.jpg
于晓刚和李力代表网络成员向导览工作人员赠送交流纪念品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58.jpg
香江夜景灯光舞蹈
http://www.eac-cn.org/ad/2013tw/13.files/image060.jpg
全体参访成员在香港的夜景合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