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保观察76期:换树运动】
民间环保观察11月14日 第76期 编辑:青年环境评论【WWF】中国新任总干事上任:今天下午,WWF北京办公室迎来新领导 @卢思骋_WWF。WWF进入中国33年,虽然已过而立,但所有员工依然有一颗年轻热切的环保心希望在新领导的带领下,和大家的支持下,WWF能在中国做出更多的成绩!(@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生态红线】面积仍未定:11月12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重申了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但记者发现,究竟全国将有多少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红线区仍未确定。
此前的2013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在中国官方语境中,生态红线的地位极高。多位受访者指出,生态红线是中国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另一条被提升为国策的红线。(@财新网)
【奢侈重庆】一座城市的时尚路线图:为了吸引包括奢侈品在内的更多国际品牌、国际企业来重庆,2008年起,重庆开始声势浩大的“去本土化”建设。一个例子是市树黄桷树被大量砍伐,换上了银杏树。
“换树运动”与重庆政府当时提出的建设“森林城市”的计划有关。“绿化城市需要提高树种的档次和质量”,高大挺拔、造型优美的银杏代表着一种更为高级的城市形象。“换树运动”被纳入了重庆各区县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之内,考核直接决定每个区县的排名先后。到2012年这四年时间,重庆共种植银杏2276.75万棵,一度导致银杏价格上涨五到六倍。(@南方周末)
【南京】梧桐树下,一城风雨:“直到经历了两年前那场保护梧桐树的行动,我才开始静下心来去思考和衡量对这个城市的情感,开始去反思人与城市之间的关联。”江苏电视台的导演王向群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我很感谢那一段‘护树’的经历,它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事情。最初你可能会去怨恨一个决策砍树的市长,但是后来,你会思考更多机制上的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如果换了我来,是不是也会做同样的事?”(@瞭望东方周刊)
【毛达】博士后环境研究者:近日,环保志愿者毛达入选南都公益基金会2013年银杏伙伴计划。这是对他近些年以自己的专业,深度介入环境领域事件如焚烧厂、限塑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等研究的肯定。
从环境学硕士到环境史博士,再到“博士后”,在这条环保路上,毛达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环保研究者,目标是成为大师,将“专业生僻的环保知识写成最通俗易懂的文字传播出去。”(@京华时报)
【百家NGO眼中的基金会】综合项高居首位的是千禾社区基金会:千禾基金会的秘书长胡小军告诉记者,他们的榜样是美国硅谷社区基金会,他们就是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服务对象就是他们资助的合作伙伴,目标是要提供世界一流的伙伴服务。“我们现在还不能提供世界级的服务,但是我们有提供世界级服务的态度。”胡小军说。(@公益时报)
【非公募基金会】很多未必想好了为什么做:“我真正想做一件事情,我觉得社会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我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要放一笔钱来成立基金会,试图以我的资源解决一个社会问题”,现在还没有到这个层次,可以说现在相对比较盲目。(@万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劲)
【转基因角斗场】中国奇特的转基因舆论场:80%以上的市售大豆油是转基因大豆压榨而成;一项大型调查中90%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61名院士上书高层,要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云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顾秀林则语出惊人,称转基因是灭绝人类的邪恶技术。农业部说,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一样安全;甘肃某市政府却发文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美国食品药监局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已经吃了多年的转基因食品;央视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却心存疑问,亲自赴美调查转基因在美国到底有多普及。
围绕着转基因,有策略的反转人士、进退失据的政府、不被信任的科学家,以及懵懵懂懂的公众,构成中国奇特的转基因舆论场。这看起来,就像是一场荒诞剧。(@南都周刊)
【阴道独白】观念冲突:北京外国语大学17名女生发布在网上的一组持牌照引发网民热议,这些牌子上写着以“我的阴道说”开头的文字,女生们说她们此举是要求社会予以女性更多尊重。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 11月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虽然《阴道独白》这出戏2009至 2011年期间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上演过多次,且场场爆满,但北京外国语大学受过教育的精英女性和中国普通大众间的这种观念冲突依然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女生以女权主义的观点看待性方面的事情。(@刘罡)
【当代青年】是否缺乏理想主义: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有一篇名为《莫让青春染暮气》的评论文章,引起很多讨论。该文的中心观点是青年不应该暮气沉沉,应该超越物质主义的考虑,具有理想和献身精神。而献身的对象,更多的是体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国家、社会等等。这种思路和1980年“潘晓公开信讨论”、1988年“蛇口风波”大讨论时的传统观念差不多;即,真正理想境界的青年理想主义,就是要具有牺牲精神,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体利益,以追求更大的目标。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在当前已经失去了现实针对性。
过去30多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目前还在经历的个体化过程。(@阎云翔)
第75期:很多“支持”充满戾气
第74期:NGO评价基金会
编辑:霍伟亚配图:余炎棠传播:胡敏、霍伟亚、贾洪建、孙凤超
《民间环保观察》是青年环境评论制作的一份电子周报,呈现民间环保领域的行动与观点,每周四发布。
阅读更多文章,请登录青年环境评论网站。《民间环保观察》的编辑制作得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以及自然大学的帮助! 南京的护树和重庆的时尚路线看得我太纠结了 每次都是不同人发么 holywood:每次都是不同人发么 (2013-11-15 11:26) images/back.gif
是我的马甲,还是我在发。
之前我的账号因为连续每周发了太多这个,被系统禁止了。只好用上马甲。 哈哈 把你当成发广告的了:) 显示内容被屏蔽……但是点开还能看到帖子,什么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