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协文化浅浅谈
写这篇帖子之前,看了济溪上大部分关于社团文化的介绍再讲WS文化的时候直接用的Fresh一位绿友对WS的认识,还有忘了谁提的不忘初心,等等。印象较深。 不费话了。什么是文化?百度上说,文就是花纹花样一类意思,化则是改变的意思,那么文化大概就是不用蛮力而能改变别人的力量。
这样的的说法可能太笼统,具体点则是在环协的小孩们在协会里呆了一年后,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的做事风格带有许多锲合点。在外人看来,这众多的锲合点这就是环协的精神面貌、环协的文化。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有这样的摄人心魂的影响力?在环协里这种文化又是如何产生的、传承的呢?。
在环协的会员动员大会上,大一的新生被告知,他们再环协里被称为小孩,在台上讲话的那些人是他们的家长。小孩通常不理解,认为讲台上的人和他们年龄差不多,甚至有的比自己还小,台上的人则告诉他们,环协是一个家,家里充满温暖、家里人相敬如宾、小孩会感到关爱,家长承担责任。当然只用言语,他们是不会理解的。但是当她生日的时候,收到环协人的短信;或者是被部长通知开会却看到一群人等着她吹蛋糕蜡烛的surprise;或者是伤心时部长的电话。在无时无刻感受到家的关怀时,他们不在抵触。
环协的每个人在环协里都有独特的代号,我们称之为自然名。这个代号存在于是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比如有人叫苹果,因为她害羞时脸红的和苹果一样;有人叫氧气,他想让每个人自由呼吸;有人叫狗尾草,是因为他喜欢狗尾草的花语。代号千奇,理由百怪。只是在无时无刻提醒着环协人‘不忘初心’!以大自然之名相聚到一起,我们始终为之努力。
环协的WS是人尽皆知的。在很多外人,甚至包括刚刚加入环协的人看来,我们WS起来甚至已经超过人类容忍的心理极限,但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我们认为,WS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而非最终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营造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里面的所有人都能解开自己的心理屏障,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最真实的情感、内心最深处的自己释放出来,从而以“家”的氛围为基础,进一步提高社团内所有人彼此之间的认同度,最终达到团队融合的目的——以手足兄弟一般的情谊为基础,结合环协传承给我们的严谨、理性的思维模式和协会不断完善中的架构制度,使环协摆脱一直困扰着大多数学生社团那种必须依靠少数几个强有力的核心人物支撑才能运作下去的精英模式的怪圈。 大一招新结束,我们环协会进行一次大规模、不分部门的团建,在大一眼中我们这是带着他们玩比较WS的游戏。然后开始正式的活动:废品回收环保助学、光棍节晚会、绿色寝室、周年庆典等等。到这里,上半学期活动基本结束。但是我认为上学期所有的活动只是让你走进环协,了解环协。因为从开始的团建环协就在向你们展示她和别的大学生社团不同的地方:平等、快乐、民主、每个人都被尊重;然后‘废品回收,环保助学’通过他们实际参加这个活动,让小孩们了解环协做的事:最普通、最苦、最累、最没人愿意做的事,同时从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快乐的脸庞上,环协的孩子们理解我们做事情的意义;接着在光棍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环协的孩子们会编排舞蹈、表演相声,自娱自乐极尽WS地在一起狂欢,即使你单身,还有我们,我们是一家人;最后周年庆典,让你充分了解环协的历史,同时大三的老人、大四的骨灰、以及毕业的老不死的都尽最大可能回来看看我们所有人的环协!环协的家文化自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使飘泊他乡每次回想起皖西学院时,都记得这里有个家,她叫环协!
至此,大一的小孩已经全面地了解环协的文化。为什么我一直说你们只是了解,因为上学期环协的活动都是由家长带着小孩做的,并不是你们真实想法的表达。所以我们下学期尽量放开手脚,让你们自己讨论,激情碰撞、想法聚焦。这时候你们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环协的文化,同时也是环协文化生命力力的体现,即在每届的传承中不断地与时俱进、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环协的文化在家长的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以每届执行层为核心,不断演变发展。
同时环协的文化又可以这样比喻:月亮文化是片土壤,因为月亮岛给了我们相知相识的机会;家文化是太阳,让温暖洒在每个人身上;WS文化就像空气,创造条件让所有人靠在一起自由呼吸。清盘文化、自然名文化,就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食物,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初心。 我觉得这个文化阐述的不够全面。 真情实感 安大微尘:我觉得这个文化阐述的不够全面。 (2013-12-07 10:20) images/back.gif
你可以补充的啊 安大微尘:我觉得这个文化阐述的不够全面。 (2013-12-07 10:20) images/back.gif
我只是针对皖西环协···只介绍我感觉比较有意思的 709357911:真情实感 (2013-12-07 11:31) images/back.gif
必须必得 基本上每个环保社团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