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保观察81期:毅行者筹款模式仿效热】
民间环保观察12月19日 第81期 编辑:青年环境评论【生态工程】新进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新华网)
【南水北调】中线污染防治规划项目仅完成10%:环保部3季度组织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五省开展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专项执法检查和各地环保督查中心同步督查,检查发现中线问题比较严重,全部474个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只完成了51个,完成率不到11%,整个规划相当滞后。(@经济观察报)
【《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12月24日发布:在这江河告急之时,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是近10年来中国本土民间环保组织在河流保护领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集合了多家环保组织的心血。
12月24日自然之友、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绿家园、绿色流域、成都河流研究会等环保组织将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这份报告。(@绿家园)
【兔毛活拔】依然存在:近日,亚洲善待动物组织(以下简称PETA Asia)在网上发布了一段3分48秒的视频,显示在中国的安哥拉兔养殖场中,工人采用活体拔毛的方式采集兔毛。此后多家国外知名服装品牌表示将停产安哥拉兔毛产品,而国内一些安哥拉兔养殖户表示,兔毛销售因此削减。(@新京报)
【食物垃圾处理器】碾碎的食物残渣排入下水道:爱适易食物垃圾处理器一般被安装在厨房水槽下方,利用离心原理,快速旋转将食物垃圾粉碎成小颗粒,然后随着下水道被冲走,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爱适易的产品15年前就已进入中国,但没有进行强大的市场推广。三年前,艾默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着手在中国推广爱适易这个品牌,并自建渠道。
在艾默生看来,中国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现状和矛盾正孕育着一个广阔的市场,这将给爱适易带来机遇。(@经济观察报)
【呼吸好空气】代价不菲:对于能自负其责的人来说,改变个人远比改变国家要容易。中等收入者可以技术移民去澳大利亚等,但未必能找到对口的工作、社会阶层亦不免降级,你能否承受这份失落?也可以离开大城市去内地污染少的农村与小城市,但在就业与商业机会稀少之下,你的担忧马上会降级为如何养活一家子。可见用脚投票代价也不菲。
代价最低的还是在家用空气净化器、有霾时出门用专业级防护口罩,一般的家庭均能承受;时时祈祷风伯常眷顾,这是免费的。承受我们的共业吧,这样的日子还有好些年呢。(@南方周末)
【跑步·行走】毅行者筹款模式仿效热:香港乐施毅行者的成功为同行所“艳羡”,其筹款模式与活动形式的易复制性与易操作性亦引发了国内NGO的仿效热。公益圈的大熔炉里泛起一圈圈跑步慈善的涟漪。(@中国财富)
【《众筹:中国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针对非营利机构、社会企业和草根组织的众筹实操手册。(@全球环境研究所)
【公益“唯GDP论”】反对“计划”和“公益唯GDP论”:尽管郭美美事件让民间基金会的募捐收入有所下降,但是从整个行业来讲,投入公益的资源包括资金都是有所增加的,尤其是各地方政府都开始投入更多的资源到“公益”和“第三部门”领域。我们就开始听到关于公益领域的“唯GDP论”,三年之内要增加多少家社工机构,每万名市民要配备多少社工,尤其是现在推行的枢纽型社会组织,都是以孵化多少数量的草根组织来衡量机构是否成功。(@刘敬文)
【广场舞】一场集体主义怀旧:中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大广场和最多市民广场的国度,每个广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中国城市中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严重不足。曾经只追求“吃饱穿暖”的这一辈人,如今对精神生活有更为强烈的需求。作为一种公共生活,“广场舞”让一些因“独生子女”政策“空巢”的老人重新有了新的精神寄托。
沉浸在欢快音乐里的“广场舞”者们,沉浸在对集体主义生活的怀旧里—分贝越大,沉浸越深。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一群被这个社会遗忘的人。他们最爱跳的一支曲子是这样唱的: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昨天遗忘啊/风干了忧伤/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时代周报)
第80期:霾进江南,吹向世界
第79期:两种主义都是唯物主义
编辑:霍伟亚配图:余炎棠传播:胡敏、霍伟亚、贾洪建、孙凤超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