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教组团建困惑
如果你是环教组负责人,请你看过来,不知道你们的组有没有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在我所在的小组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在这里向大家寻求帮助!我先讲讲这个问题的由来,因为环教组的活动是在周内,一起去上课也是几个人一起,所以导致几个人比较熟,大家互相彼此之间不太熟,只是认识甚至叫不上名字。
我们也做过一些努力,为好多一起过生日的组员们举办了生日聚会,买了生日蛋糕,玩到好晚;也一起去过附近的启智儿童自闭症学校当过志愿者。我觉得两者相比,前者大家玩的更嗨,后者更有社会价值,两种不同的方向。可能是我们的细节不是很到位吧,觉得结果还是不理想。但是看到下一届组长的活力,顿时又充满了信心,加油!!
不知道各位环教组负责人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你们的团建问题如何呢? 恩。。。每次上课的人是否可以轮流呢?
如果只有那么几个人去负责讲课,别的人总是负责其他事项,不太好吧。
秋叶在环教上只负责过一次,所以不是很清楚你的问题,
但是,一直觉得同一件事既然可以做多次,那么就需要给很多人同样的机会。
花生觉得呢? 再补充一下关于【轮流】的问题
ABC假设每组讲课人数4人一个学期,每两周一次环境教育,
除去期末考试月以及各种放假之外,最多三个月可以进行活动。
那么,每组两次。
两次怎么进行呢?
秋叶是这样想的:
第一种,ABC各一次然后轮流完再进行第二次。
每一次过后大家分享。
分享注意:
1.A组分享此次收获与不足
2.BC提意见和建议
3.准备B组的时候,A组的经验与C组的旁观者清,或许会使得第二次环教(B组第一次)效果会比上一次要好。
以此类推。
第二种,A组先进行两次,再由B进行两次,最后是C组。
分享时候注意:
1.A组第一次活动结束后分享,BC提建议意见
2.A组第二次活动后分享的时候与第一次作对比,哪些有改进,哪些需要继续保持,以及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头脑风暴BALABALA.....
3.以此类推
秋叶想了这些,觉得这样会让很多人参与其中,不知道是否可以帮助花生呢 很感谢秋叶认真的回复,看的出你进行很深的思考,觉得很有帮助,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每次去环教的小组人员都是不固定的,可能这次这几个人,下次换另外几个人,因为是根据大家的周内的课表空余时间安排的,像是每次环教之后的例会肯定会有组内每个人针对这次环教看法的交流,而且我们会在期末的时候专门租一个教室举办一场总结大会,让各个去环教的小组上去展示自己的每堂课,说一下经验教训,大家也可以向他提问,共同提高。
我觉得吧,既然是一个志愿者协会,除了平常的活动再进行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是极好的,上学期去过自闭症儿童中心做过志愿者,但是没有成为一种固定的活动。 花生3612:很感谢秋叶认真的回复,看的出你进行很深的思考,觉得很有帮助,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每次去环教的小组人员都是不固定的,可能这次这几个人,下次换另外几个人,因为是根据大家的周内的课表空余时间安排的,像是每次环教之后的例会肯定会有组内每个人针对这次环教看法的交 .. (2014-10-14 12:59) images/back.gif
说起关于其他公益的,你提起关爱自闭症患者这样的活动,秋叶有些困惑呢,不仅仅是秋叶自己,秋叶也与个别的环保圈的盆友交流过,问题是酱紫的:
1.环保与其他公益的区别
2.做环保志愿者久了为什么会对其他公益排斥呢?
尤其是第二点,秋叶在大二的时候参与过一个华夏公益论坛的线上交流,每周二都有。但是,我发现我很排斥除了环保之外的其他的公益。但是不是完全排斥。就是觉得环保志愿者,环保协会就要始终做与环保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所以, 花生说起介个,表示不太理解呢
不太了解你的社团有什么样的长期项目,也不太清楚你的社团把重点放在什么样的环保上,是污染,还是自然体验之类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侧重点,建议有【一技之长】,这样的话,社团发展下去比较容易吧。嘿嘿~
所以建议做一个长期项目。 秋叶的静美:说起关于其他公益的,你提起关爱自闭症患者这样的活动,秋叶有些困惑呢,不仅仅是秋叶自己,秋叶也与个别的环保圈的盆友交流过,问题是酱紫的:
1.环保与其他公益的区别
2.做环保志愿者久了为什么会对其他公益排斥呢?
....... (2014-10-14 14:39) images/back.gif
我们跟上海根与芽合yes绿色青年行动这个项目,就是每学期每个小学上五堂环保课,课堂内容由他们提供,每堂课200块的基金,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合作的项目,侧重的是寓教于乐的一种环教方式,会在一堂课里糅合游戏、小话剧以及一些物理化学实验等内容,也会采用当今最有成效的一些教学方法(这些在每学期的根与芽绿色讲师培训里面都会涉及)。除此之外还有陕西互助网络的两堂节水的环教课。
以上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两个项目。
我们社团叫做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我们组平时的活动践行了环保概念,而且也是志愿者活动。所以我们就想,既然我们是志愿者协会,我们也可以组织组员去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我认为环保志愿者活动与普通的志愿者活动本质都是统一的,我们都是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让自己也有所提升。除了去儿童自闭症中心,还有其他多种的志愿者活动,非常有意义。 1.像过生日这样的本身就比较个人而温馨的庆祝,如果作为一种方式达到团建的目的,不过是暂时的。如果说是真心想庆祝伙伴,那不妨放下“团建”的想法,就安安心心地送上祝福,大家一起玩得开开心心的;
2.同理,当志愿者是一件很棒的体验,大家一起去做喜欢的事情,感觉更好。很多时候产生的共鸣不言而喻。但又要强调所谓的“团建”,未免太煞风景。
3.团队建设是为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说白了,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做事,把事做好。那么环教小组的目标是否就该是和环教有关呢?比如说,学习,理解环境教育的理念、基本的教育方法;然后不仅仅是对于孩子的环境教育,那么对自己的呢?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这些思考,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许多快乐和游戏也会随之发生,无需用那些本身很纯粹的方式来套上“团建”了。 说白了就是,过生日就开开心心,真心实意地庆祝;当志愿者呢,那就专注地去体会这个过程,负责人也就不用想这么多,“团建”这东西么,可有可无,最重要的在于引导大家用心体验。
看到你的其他回复,个人是觉得你们已经很用心了,包括整个环教过程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和想法,重点是在于怎么把这些环节更好地衔接,让执行者理解整个环教活动的内在。如果可以,还能够回到自己本身,有所思考,并且在生活上有行动,然后大家又可以坐在一起分享,互相鼓励。 哈哈,,,N年前我第一次接触环保就素根与芽小组的成员呢,哈哈,那会儿还是一个初中小屁孩 对,我觉得秋叶说的很对,没有必要一味的去追求团建,大家在一起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每个人开心就好,有所收获就好,自然而然的凝聚力就出现了。
其实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去奢求特别多的东西,最好的结果就会向你靠近的,这就是好声音里的帕尔哈提说的,说的很有道理也很对,可以用在很多方面。
说到根与芽,真的很一个很好的组织,每次去参加培训都会有新的想法碰撞而出,而会带来新的环教理念与方法,很受用,每次来培训的姐姐很漂亮也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