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11:50

二叔说: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儿

现在是济溪比较衰落的时候,2008年是济溪最高峰的时候,时也命也,有客观条件,在微博微信出现,论坛被分流掉了。

08、09年济溪是全国唯一交流平台,被中华环保联合会邀请,借机开了一个全国环保社团的济溪年会;
包子整天在催我,我不说,但心里我想,经历一段时间、离开一段时间又调了回来,有点像刘丹的情况,18——22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间,会影响以后。

怎么样做出一个年轻环保人的工具,利用BBS来促进年轻人学习,组织间可以相互学习,设立奖学金,可以重新发挥作用。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12:30

在一个组织同时有志愿者和专职干,怎么平衡是一个问题;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14:19

2008年也没专职人员,现在也没有,大量网友活跃才是生命所在,有些人泡着,但大部分也不在上面了,就现在有一批志愿者在上面,就挺好的。

我不是没有资源推专职,但就是让志愿者去折腾。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15:19

吴昊亮向霍伟亚提问:是不是当年有感情,现在没啥用,对济溪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naturaller 发表于 2014-12-5 20:17:00

签到!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18:04

济溪ID,竹林舞步,06年注册,刚从绿色大学生论坛出来,跟SU某注册。

看得多,说得少,有一拨人创作了很精华的内容,济溪把视野拉的更大,突然发现背后有那么大天地和学问。

到2010年,在中外对话工作,就开始关注环境NGO,在做青年环境评论。

确实现在去得少了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20:25

关注的点就不一样了,不像包子,个人的兴趣开始转,投入社会层面,对社团层面就接触少了。

心态吧,济溪是一个品牌,凝聚了一批人,留了很多人的印记在上面。

这两天我也在关心90后的情况,80后的人都在BBS在济溪,主流的环保青年都在济溪上,而90后环保青年都在哪里?都在哪里玩?哪里聚集?

今天我也挺好奇,现在大多数环保青年90后都在哪里?

所以我点的话,我就点一个90后的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23:01

加菲超?

第一次听到济溪是从吴亮听到,乐水行开了一个账号,今天分享济溪的故事,我也很感动,以后多上一点
现在我在自然大学实习,现在的群体就是高校的环保社团,至于发布信息,主要是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也有QQ,通过活动大家建立一个圈,小范围的圈子,活动的圈子。

也有全国范围内的,17个高校社团的乐水行圈子。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25:58

吴:很碎片化的
霍:没有沉淀
何:更强调个体,从个体再开始延伸,不像我们先凝聚到一起

吴:结果就是信息无法沉淀,10年的信息都可以查到,蛮可惜,有时候我在微信群,聊的东西特别棒特别经典,但没有人整理。聊完就完,版聊就是麻烦,这就是没有办法,无可奈何花落去。

丹:为什么APP不用?
吴:平台的问题。

朴犷者 发表于 2014-12-5 20:32:26

张伯驹:

济溪上的名字naturaller 超级潜水员;

现在自然之友工作,当时的济溪印象挺深的。
最开始还不是济溪,还是网上留言板,04年秋天,一帮人在南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团,(大部分都上大学么,大三很多事情都少一下)为什么大部分很多社团,都有自留地,比如我们跟WWF很好,有挺强的一种自留地的感觉,为什么不能共享起来?

后来就做了网上的留言板,就是表情图像特大,特别喜欢用表情,其实很短,一个月的时间,很多信息就聚集了,后来记不得是谁了,就建议做一个BBS,做一个栏目出来。

后来几个人就干吧,记得发邮件就说了一个“做”还是“干”,就开始做了。

一开始GSEAN的S还是服务,后来改成学生(student),我们就想起一个中文名,有天下溪为什么叫济溪?各种不靠谱的名字,吴昊亮就提济溪挺好的。

(吴昊亮:改版改了好几次,有得就删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14年济溪北京聚会直播贴(鸿芷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