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在这样的学校里长大吗?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MzNDEyNjA0/v.swf这是2014年占据全球诸多华德福学校网站首页的短片——“为生活做准备”带领观众进入半岛华德福学校,学校注重发展创造力、弹性、创新思考和社会能力以及情感智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学习。 为什么没字幕,完全跟不上啊!楼主给配个字幕吧! water”:为什么没字幕,完全跟不上啊!楼主给配个字幕吧! (2015-04-15 17:44) images/back.gif
听不懂就感受吧,也不碍事的~ ←我就是 8fish:听不懂就感受吧,也不碍事的~ ←我就是 (2015-04-25 21:38) images/back.gif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纪录片:《盗火者:上课记》,说的是中国的大学。 很强调动手的体验
德国在这方面很重视,包括他们的博物馆中也会专门对儿童,青少年以及家庭开放,专门布置区域让小朋友动手体验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打开五感,认为这对激发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有很多大作用。而也因为这样,在斯图加特或者是埃森甚至是德国的其他地区,会有专业的艺术类,设计类的学院,培养出许多人才。 water”: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纪录片:《盗火者:上课记》,说的是中国的大学。 (2015-04-26 13:28) images/back.gif
提醒我了,盗火者也是很值得推荐的纪录片!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它一共有十集。
前段时间制作组出了书,我还在济溪转发过陈丹青写的序(这里:教育有问题,但不是教育问题(陈丹青访谈)|http://forum.gsean.org/read.php?tid-112372-ds-1.html#tpc)。但是据说这本书被限制了。现在没法买到。 木头~:很强调动手的体验
德国在这方面很重视,包括他们的博物馆中也会专门对儿童,青少年以及家庭开放,专门布置区域让小朋友动手体验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打开五感,认为这对激发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有很多大作用。而也因为这样,在斯图加特或者是埃森甚至是德国的其他地区,会有专业的艺 .. (2015-04-26 15:18) images/back.gif
他们的确很重视“感受”,不过不仅是“五感”(感觉这个词是自然体验经常提到的,木头知道出处吗?)。 8fish:他们的确很重视“感受”,不过不仅是“五感”(感觉这个词是自然体验经常提到的,木头知道出处吗?)。 (2015-04-26 21:08) images/back.gif
换个角度看“五感”的出处
只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学习自然体验”的时候,
“五感”一词经常被提出来强调。
实际上,是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遗忘了它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要讲“通感”
就和我们梳理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以此让我们理解“通感”的概念
甚至是在上朱自清《春》的这篇文章里,几乎动用了这些感官
这“五感”是很平常,离我们很近,以至于我们忽略了。 木头~:换个角度看“五感”的出处
只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学习自然体验”的时候,
“五感”一词经常被提出来强调。
实际上,是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遗忘了它
....... (2015-04-26 21:47) images/back.gif
其实只有朱自清动用了这些感官。笑……咱们都是想象,顶多用到了视觉。
题外话,说起来很讨厌语文的考题。先编造一种概念,再让学生去理解概念的意思。
读文章时,有些感觉是表达不出来的。只想把它放心里纯粹地感受。非要把文章从字面上分析的支离破碎反而会破坏文章的感觉。写文章的人呢?说不定根本没想这么多~只是单纯地把感受记录下来了。我倒是觉得作家呀,最宝贵的其实是细腻的感觉器官。而不是掌握了写作技巧。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华德福的理论基础人智学里提到,人除了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及味覺以外超乎肉體的感官,還有七種感官:生命覺、動覺、平衡覺、溫度覺、語言覺、思想覺及自我覺。也就是十二感官。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感觉被忽略了呢。 8fish:其实只有朱自清动用了这些感官。笑……咱们都是想象,顶多用到了视觉。
题外话,说起来很讨厌语文的考题。先编造一种概念,再让学生去理解概念的意思。
读文章时,有些感觉是表达不出来的。只想把它放心里纯粹地感受。非要把文章从字面上分析的支离破碎反而会破坏文章的感觉。写 .. (2015-04-26 22:33) images/back.gif
说的这些有理解,包括下面你提到的这么多“感”
我倒不是很讨厌以前的语文,只是很讨厌一些死板的东西
我倒不是很反对那些概念的东西,因为现在看来那是总结出来的“概念”
只是说在“教”上面很失败,大家都喜欢用一个总结出来的结果去判定发生在过程的事件或者行为
而不注重整个发生过程中的每个因素(不知道这样说明白否)
说白了,就是本末倒置
对于写作的看法,我很认同,曾经就是觉得写给自己看的,爽就好。。。
但是后面会发现,长期随意的写,我自己会遇到瓶颈,因为太过随意了,没有章法,这让我很苦恼。一度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也许是心里会有想要突破吧。(现在就是那样啊,纯写纯表达)
至于作家神马的,人家写东西倒真的是很坚持,而且相信坚持的过程相比“作家”的头衔对他本人来说,会更有收吧。民间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写者,他们不出名,但他们一直在坚持。
写着写着,拥有技巧,有章法,并且运用起来,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情。
就像视频里也会提到“skill"一样,如果我没听错的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