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oon_0822 发表于 2015-4-19 21:09:08

kefodshen:额,你没买过衣服买过鞋么
好多都是纸袋啊 (2015-04-19 20:09) images/back.gif

衣服的纸袋啊,买衣服的频率没这么高吧,额,一般都会多用几次,都不会马上扔啊,但是和塑料袋一样撑不了多久,更受不了的是衣服店纸袋本身很耐用,提手的承重能力太差,导致使用寿命下降。
鞋盒肯定留着装鞋子啊,鞋柜只放当季的鞋,不是当季的鞋放鞋盒,而且不会有多的鞋盒,因为拖鞋一般不给鞋盒。

现在快递购物的纸箱倒是很浪费的。而且似乎只有大陆的中国人喜欢团购、网购这种。根源是节约节能的成本太高吧。ps:最近发觉新能源的使用成本很高,且收回成本的时间还很长。从造纸行业一直供应饱和来说,应该没有增加造纸量,有点矛盾。

balloon_0822 发表于 2015-4-19 21:22:34

kefodshen:造纸造一次性筷子的来源呗
以前关于一次性筷子就这个喷的可多了
挺一次性筷子党觉得环保人士傻逼的以为造一次性筷子都砍的原始森林 (2015-04-19 20:11) images/back.gif

好傻,查下实际来源就可以了,而且一次性筷子从材料看,用原始林木材的可能也是很小的,好的木材更可能是实木家具的原材料。造纸业出名是因为它是重污染行业。

8fish 发表于 2015-4-19 22:04:35

地球一小时只是号召关注生活与环境之间联系的【其中一个】活动而已,不可能靠一个活动就有多大作用和效果,更何况人家刚开始走的就是T台路线。不过,地球一小时每年都在+上做了具体的建议。
其实对这个问题的疑问,就是《生态心理学》里面提到的【环境运动】的困境。"几乎每个人都同意环境保护很重要,可当你要说的一切他们也都同意时,我们还能够再'说'些什么吗?”

塑料袋也好,纸袋也好,看用过之后怎么处理。我可能更倾向纸袋,因为塑料袋再怎么保存都会皱巴巴的,纸袋如果设计的很好看,我会不由自主地把它折好珍藏,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如果有个布袋,那这些我在购物时都不必再接受了。
其实要控制环境问题不要恶化,首先要从生活上开始。

8fish 发表于 2015-4-19 22:06:58

所以,我还是跟十三君看法不同的。。

kefodshen 发表于 2015-4-19 22:21:04

Fireworm:【地球一小时 60+】
熄灯与否不是目的
一小时也不是目的
加号才是活动的关键
对环保的承诺 对自己的承诺
....... (2015-04-19 21:07) images/back.gif


看舆论好像很少提到app了现在
也不知道金光现在什么情况

好像一直都是说限塑吧
有提过禁塑?

Fireworm 发表于 2015-4-19 22:58:20

kefodshen:看舆论好像很少提到app了现在
也不知道金光现在什么情况

....... (2015-04-19 22:21) images/back.gif

金光纸业集团啊,一直都风头浪尖的感觉。

近期舆论倒真是少了些的吧。可APP毕竟全球造纸业前几,家大业大,麻烦事揪出来了一些,但潜在和未曝光的,怎么也不会少(瞎猜测)...

再者 既然APP已被发现毒瘤
不拿政府和企业捐款的绿色和平那边
还有国内的那几家ENGO
可不会只简单阻碍一下下哈哈哈

禁塑令 已经有的哈
你竟是木有听闻 都去看段子了?!

简单一检索 就明了
(松鼠 你out了...)

PS:说到金光
倒是让虫子想起了之前的之前
暑期参加的“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了
太多的回忆

kefodshen 发表于 2015-4-19 23:54:27

Fireworm:金光纸业集团啊,一直都风头浪尖的感觉。

近期舆论倒真是少了些的吧。可APP毕竟全球造纸业前几,家大业大,麻烦事揪出来了一些,但潜在和未曝光的,怎么也不会少(瞎猜测)...

....... (2015-04-19 22:58) images/back.gif


我回你后就搜了下
禁塑好像还没推广

8fish 发表于 2015-4-20 01:03:12

歪楼了…
还真没听过禁塑令呢…

想到很久以前看的,青年环境评论里的一篇:和萨提殊谈自然、社会与灵魂
http://www.greenyouther.org/page/?id=1250
其中讲到经济:

萨:理想的经济制度是“可循环的经济”。可循环的经济是符合自然的经济。如果你种下一颗种子,会长出枝叶,果实会掉下来,你可以吃。叶子也会掉下来,变成养分进入土壤。冬天会到来,春天也会再来,等等,所以是可循环再生的。符合自然的经济是可循环再生的。但我们现在的经济是人类经济,是工业经济,是线性的,不是可循环的。我们从自然获取原材料,加工,使用,然后扔掉。这是浪费型经济。但可循环经济是把每样东西都重新吸收回去,回到自然里去,每样东西都重新变成土壤。从土壤里,又可以重新长出树木、花草、果实。所以我希望我们创造可循环的经济,每样东西都可以回归到自然里去。我们制造的每样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污染,每样东西都应该能够通过生物降解回归自然。有了这样的经济,我们就不会制造类似塑料这样不可降解的物质。这是第一种经济。





第二种经济,是本地型经济。如果你是全球性经济,就需要运输以及和运输相关的基础建设。需要更多运输,就需要更多机场、公路、铁路、船只、港口……要建造这些,你需要更多化石燃料,更多石油。但本地型经济不怎么需要运输。小到只需自行车或者步行距离,就可以买到蔬菜、手工品,你可以通过本地自然的、可降解的原材料制作衣服、盖房子,所以就不需要长途运输,不需要那么多化石燃料,就不会有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本地型经济保护自然。



所以第一个原则是可循环的经济,第二个是本地型经济,服务本地人民。第三个良性经济的原则是多采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我们不缺人力资源。化石能源非常稀缺。如果我们减少人力资源,越来越依赖化石能源——即使是可再生能源,也不好。应该崇尚用人手制造的产品。我们可以使用一点点的化石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来让人力劳动变得更加轻松一点点,例如制造一些更好的工具,让人力劳动不用那么艰辛。但技术发展和经济不应该让人手变得多余,不应该取代人手。所以第三个原则就是能源使用高效化,不是劳力高效化。所以多采用人力资源是好的,因为人总需要做点什么,创造些什么,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不然我们就会变得懒惰和肥胖。我们需要锻炼,缺乏锻炼,我们的身体会变得不健康。所以想有健康的身体,我们需要农艺或园艺、需要做手工,让机器来做这些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机器需要化石燃料,然后你还要另外跑去健身房锻炼,又要用电和化石燃料,所以很浪费能量。所以第三个好的经济的原则是能源使用高效化,更多使用我们的双手来做事。有了这三个原则,就可以制作好的经济。

8fish 发表于 2015-4-20 01:08:48

反正我从那以后就不买清风了。慢慢的纸巾也越来越少用了。主要是感冒少了,不像高中时候身体那么差,吹个风就打喷嚏。
我记得世博会的时候,园里厕所都用秸秆、玉米棒做成的纸,餐厅也都用再生纸杯,但好像没推广使用啊。奇怪…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龚逸伟 发表于 2015-4-20 12:17:00

我们不是为了那个60,而是那个后边的加号。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熄灯一小时”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