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王祥荣在英国时被分布于街头、公园、庭院内四季常青的草坪所吸引,他萌发了研究适合国内生长的生态型草坪的想法。
当时国内培育草坪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带土生产型。即利用农田,撒草种培育。这种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农田资源,而且在取用草坪时需连带地表2公分土壤,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种就是织生带生产。即利用纺织技术织成粗纤维层,在两层粗纤维中撒播草种,压制成膜。使用时将膜铺在土地上,浇水然后等候草种生长为草坪。这种方法培育成本高、发芽率低,并且粗纤维膜不可降解,最终会导致环境污染。
对此,王教授研发了利用谷糠灰、草木灰以及一部分生活垃圾等天然非土壤材料配制成营养基质来繁育草坪。只需要4周,就能撒种培育成草坪,而且草坪草根纠结,形成地毯模样,方便卷起、运输以及铺设,根部的营养物质完全吸收不会造成土地污染。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