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性太强了吧
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啊
有没有考虑过一种可能
一个可能不是很在意环保的人
或许因为好玩,也或许因为机缘巧合进入了一个营
然后,在营期结束之后,或者甚至以后竟然从事的是环保相关的职业
再或者,一个个人能力突出,但不是喜欢做社团的人,被入选营了
然后其在以后的生活甚至工作中,到处都能体现环保的影子
这样不可以么
就像左手说的
不冲突啊
为什么非要纠结这个
而且, 就算是这个所谓的问题有了答案
然后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这个营,那个营……
很多的营 ,很多的理解,究竟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不要把所有的事物都对立起来
要知道,世界是矛盾而统一的
嗯, 水贴完毕~
qq846847134:目的性太强了吧
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啊
有没有考虑过一种可能
....... (2015-08-17 17:59) images/back.gif
可能性有,但是是个概率问题吧?
将来的东西,或者机缘巧合的东西 你没法去保证它
所以只能尽可能的让有限的平台发挥更广阔的作用吧?
qq846847134:目的性太强了吧
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啊
有没有考虑过一种可能
....... (2015-08-17 17:59) images/back.gif
并不是要纠结,也不需要有一个答案。
想这个问题只是在探讨一个营期它对营员的要求。
其实到最后,我反而发现,绿使的东北营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协会培养人才,寻求出路。
这个问题不需要有一个答案,但是每个筹委都应该想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营员,想通过这个营期给协会,给环保带来些什么。
这个问题到这一步,或者说现在我再来想这个问题,我会觉得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引子,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想明白,我们现在做营期是为了什么,我们选择这些营员是处于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而且我自己当初不是为了环保而去,也不是协会负责人,相对来说,可能我已经在环保这一块边缘化了,我也想知道,自己这种态度和出发点应该被用一个什么标准来审核和评判。
我觉得话,就是我原本可能会觉得为了协会为了自己的部门参加一个营期去学习一些东西,再带回来,让自己进步,但是当我在营期中这些目的就都烟消云散了,因为我是真正的投入在其中去认真做每一件事,当时我觉得特别开心,即便很累很辛苦。我觉得这都是我个人的一个心理及各个方面的成长,我可以说现在的我和一个月前的我比起来更自信了。也有很多人虽然不留干了,但是也参加营期,这是很好的,这是他们自己想要去学习的一个意愿,无论他是否会带给协会什么,这是他自己愿不愿意的事,我们无法强求,再者说到营期过后,我在做部门下一年度的规划时,提出来很多我觉得很好的东西,但是都被我的搭档否定了,我不能说我没有对环教对协会做出什么贡献,即便被否定时我是很失望的,但是也没有办法,不能够强求别人,有一瞬间我会很气,但是事后还是放松了,协会或者部门不能接受新的想法新的思维也不能够强求,所以对于社团发展而言,我只想说几点,不要把社团发展作为参加绿色营的主要目的,最好不要当做目的,因为这样有时候你会大失所望,第二,协会能接受你带回来的思想是好事,但是不接受你也不要难过。
有点跑题了,不好意思,但是我希望我说的话会起些作用
关于“不要把社团发展作为参加绿色营的主要目的,最好不要当做目的,因为这样有时候你会大失所望”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提高自己承受落差的能力?
softwind:可能性有,但是是个概率问题吧?
将来的东西,或者机缘巧合的东西 你没法去保证它
所以只能尽可能的让有限的平台发挥更广阔的作用吧?
....... (2015-08-21 00:46) images/back.gif
是的
概率太低
不过我还是不大愿意去想这些问题
一来没太大用
二来怕自己失望
如果非要说
每个筹委肯定都会有自己的选营员的标准
不过也有可能只是本能的喜欢而已
谁会知道呢
怎么说呢?反正今年暑期我有参加一个环教营,而我并不是来自环保社团,但是参加完这次环教营,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可以说真的是影响到我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能够影响我的一辈子。感谢自己获得这样一次机会,我觉得我会以参加这次环教营作为一个契机,在环保的路上越走越远。
协会没人来答,那我来代表涉事方——东北营筹委来强答一记。
今年东北营队长晓溪选择营员的考虑是:协会人全部入选,为了给协会培养人才,再者,其他交流多的,做的比较好的社团人也直接入选,太差的社团来了也没用,而好社团不管人怎么样,他们的社团分享都能给协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是那些不在环保社团但能力突出的人 ------------------------------------------------------ 营员考虑优先情况属实,理由表述多有不当。
首先,协会内部成员全部入选(往年要加基本两字,不过确实比率高的吓人),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最主要的就是东北营举办地相对太偏远,交通相对不便,校外报名少,所以基本有足够的名额给内部成员。另外东北营对于协会成员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锻炼和培养机会,事实证明,十几届从东北营出去的本协会会员,除了直接参与到环保或是公益事业中来的,其余也都还关心着这方面,经常给与多途经的支持。
其次关于优先考虑做的好的社团成员,不存在“直接"的问题,而是在查看申请表及两到三次网络面试后两相差别不大时,社团出身才会发挥作用。原因如下:还是由于我们地处偏远,五一、十一等一些中小营期最多只能吸引到东北区域的绿友参加,除了外派之外,东北营成了一个几乎仅有的对外交流机会,所以同等优秀的情况下,会考虑社团出身。而选择交流多的社团的绿友,主要是为了防止营员"家长嫌太远不让去”等原因临时退出浪费名额。热爱自然,关心环保,不存在与人沟通相处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情商不要太低),只要在申请表和网面中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出自哪里根本不是问题。
最后,关于营期,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比如:参与者成分的扩充,我们曾向动保、骑行等协会及无社团环保爱好者开放名额,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使当届及后面的营期医疗应急、摄影摄像等方面提示了一个大档次。楼主参加的这次东北营也有邀请到自然大学的一位同好作为随队,之后我们还拟邀请部分媒体人士作为营员或随队;举办地的改变,我们一直在黑龙江各地寻找适合的地点,不久前还筹办了一次外地营期,地点为长春;营期内容的改变,奔赴污染源头,直面问题现状,深入受害住户调研。
总之,哪有什么侧重点?营期让营员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营员成就了营期和社团,不是两相促进的么?
欢迎关注东北营及东林绿使的其他营期和活动,微信号"donglinlvshi“。
风筝叔叔其实是来宣传的吧。哎呀,好久不见,有点想你,
纯芝,看了你的回复,我很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