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蹊青新伙伴
两天的培训,真的觉得时间太短了,都没来得及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好好道别,相信有缘还会再见!下面来说说这两天的收获吧:一来到这个培训营,最大感觉就是新。老师要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起个自然名,里面很多成员早已有了自己的自然名,于我来说却是第一次,我给自己起的自然名是地瓜,因为晚上吃饭的时候吃了地瓜觉得味道很好就给自己取了这个自然名。除了这个新,还有大家吃饭的时候喜欢都特别好,特别是我们几位老师,在饭店吃饭都是自带餐具的,而这并没什么尴尬、觉得跟别人不一样不好意思,而是特别自然可亲。另外在与其他成员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加过大学生绿色营,而这我以前几乎没听说过这么棒的项目,与全国其它地方的环保组织进行交流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闭塞,多出去走走确实很必要。还有特别新的是这次培训,我们这次培训营的主题是如何做好一名培训师,培训师对于环保组织特别匮乏,尤其是学生环保组织,这也是这次培训的目的,第一天的培训我们从非常具有个性的破冰开始,限于时间,每个人用八个字来介绍自己,每个人的介绍都很短,但都极具个性,使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初步认识此次。接着我们的培训老师松鼠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设计一个钱包,再结合我们同伴的需求设计,并发散自己的思维,形成多个方案,分享,反馈,最后形成最终的方案并把我们的方案做出来,老师给我们准备了很多材料,刚开始我真没想到会去把我们的方案在十分钟之内做出来,对这个我一开始是有些害怕,因为说实话我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差,最后感谢我的伙伴他帮我出了很多主意,我才敢去动手,但还是没有做完。时间结束作品展示的环节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做完,而且相当有新意,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都特此的赞。下午的内容基本上是关于做好一名培训师的一些干货,晚饭前各个环保组织的分享,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晚饭间的分享,很有幸听到了合一绿学院、济溪网络交流平台的创始人吴昊亮,合一绿学院项目总监祝姐姐,武汉一家NGO负责人的分享,看到身边有这么多人在默默的为我们的环境付出着,真的很感动,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鞭策。
第二天基本上都交给我们了,如何做一名好的培训师,十八名学员,十八场培训,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培训师,虽然有些做的不够成熟,但对我是一次挑战,一次进步。
两天的时间过的太快了,临分别的时候谢谢小伙伴们送的礼物,谢谢薛姐姐(可能你不记得我)每天为我们泡的茶,每天都能喝上你泡的茶真的很幸福…还有谢谢这几天一直跟我们一起的松鼠老师,祝姐姐,黄老师、吴昊亮老师,以及所有的志愿者,谢谢你们!
最后,我想用吴昊亮老师送给我们的十二个字分享给大家,也是我这两天收获的一个总结:打开视野,相互学习,追求卓越! 速度分享
薛姐姐的茶确实好,呵呵。 弱弱说一句,我感觉,到目前为止的相关帖子都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分享内容哦~
停留在一些培训专业词汇面上,太点到即止了
期待更透彻的分享 给地瓜点赞哦,第一个分享。记得要回学校和同学们分享,不断实践,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加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