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高校社团分的那几类,兴趣类社团始终都可以存在,但也不会多么光彩夺目,可有可无
公益实践 ...
接着四年前的话再说几句。
前些年我也持比较消极的态度,后来看开了。
学生社团确实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以前愿意称之为“问题”),就是总是在重复地做事,毕竟每个人任期有限。虽然总说传承和创新,但实际进行很困难。其实创新还是有的,但似乎并不是基于社团新老成员的经验积累和总结,而是来自于时代发展带来的外部力量。至于走出社会的老成员的反哺,一是很少,二是很难。
这两年因为一些原因我接触过协会目前的在校成员,了解过他们现在的工作状态,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弱于当年的我们。甚至有一点感受是,比起随时都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校园这个相对稳定、单纯的特殊的环境,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鲜的作用,虽然从负面来看也可以说是守旧。
然后我们要反过来再看,社团还在玩以前的模式,是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步入社会后依然关心环保,甚至从事环保相关的事业、自然相关的研究的人,有很多在学生时代都有环保社团的活动经历,似乎那些看来被沿用很多年的活动模式并没有阻碍这些人。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会觉得“现在的小孩玩的都是当年我们玩剩下的”,可我们当初身处其中时会有“这些都是老人们玩剩下的,好无聊啊不想继续”的感受么。
不过社团的状态和人的关系太大太大,只要社团一天不解散,就一定会出现浮浮沉沉的波动。也很受学校的态度影响。
突然想起包子当初搞的“社团研究者”,或许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一下现在社团的情况,以及现任成员们的看法。 是啊,老人逐渐凋零,新人逐渐去了能更实惠的地方,比如学生会啥的 holywood 发表于 2021-3-28 09:25
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让我把这个帖子移到经验交流版吧
是啊,现在济溪是不是应该做点推广了?:hug: 木头~ 发表于 2018-5-17 01:31
存不下去自然会走向衰弱。一个行业既有后起之秀,也有会独占鳌头,良莠不齐,各凭本事。 ...
是啊 姬小蜂sss 发表于 2018-1-2 17:12
玩的还是以前的模式,甚至重复的质量都越来越差,学生环保社团组织 以后该怎么存在下去 ...
传说中的一代不如一代呗 绿点·广州 发表于 2017-12-26 16:46
骚年,想想自己在大学时的状态,大学毕竟还是象牙塔,大学生的状态更多还是囿于学习中,而这也是老人家能发 ...
说得很有道理啊,前辈们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和使命 承诺—沙棘果 发表于 2017-8-8 14:28
高校环协成员一枚,环协一年,自己所做很多东西太浮太浅,每年换届后青黄不接,传承只是在表面上,新的一届 ...
没有传承,没有计划,没有希望,谁会做呢 戈壁骆驼 发表于 2017-7-18 12:09
说句不好听的,高校社团分的那几类,兴趣类社团始终都可以存在,但也不会多么光彩夺目,可有可无
公益实践 ...
是啊 holywood 发表于 2017-7-14 16:32
人才还是在的,只是去哪儿了?学校的管制,兴趣的转移,经济的压力,个性化的需求,原因很多,裹足不前是不 ...
估计这也是民间组织日渐式微的表现吧 m-a-o-q-i 发表于 2017-7-14 13:08
跟上时代 大学生必须找准定位 比不了全职公益人的专业专注,又不能全情投入,应该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去开展项 ...
是啊,必须得投入更广泛的兴趣和热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