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
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 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治基金会之一。 积极和稳固的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理解是伯尔基金会的行动目标。 伯尔基金会的核心工作是在全球推行政治教育,致力于促进广泛的民主参与、社会政治交流和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性别身份,不同政治观念之间的相互了解,并号召公众参与政治、保护环境、提高公民意识和性别平等。http://www.boell-china.org/index.html
联系我们http://www.boell-china.org/pics/nav/pixel_1x1.gif
梅凯灵 Katrin Altmeyer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KA3.jpg
中国项目主管
北京市西城区
赵登禹路中帽胡同15号
(100035)
电话:+86 10 66154615-105
+86 10 66137443-105
传真:+86 10 66154615-102
电子邮件:katrin@hbfasia.org
冯一凡 Feng Yifan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YF2.jpg
项目财务主管
北京市西城区
赵登禹路中帽胡同15号
(100035 )
电话:+86 10 66154615-0
+86 10 66137443-0
传真:+86 10 66154615-102
电子邮件:yifan@hbfasia.org
喻捷Yu Jie项目顾问
北京市西城区
赵登禹路中帽胡同15号
(100035)
电话:+86 10 66154615-107
+86 10 66137443-107
传真:+86 10 66154615-102
电子邮件:yujie@hbfasia.org
周 瑾 艳 Zhou Jinyan
项目助理
北京市西城区
赵登禹路中帽胡同15号
(100035 )
电话:+86 10 66154615-103
+86 10 66137443-103
传真:+86 10 66154615-102
电子邮件:jinyan@hbfasia.org
朱 易 Zhu Yi
项目顾问
北京市西城区
赵登禹路中帽胡同15号
(100035)
电话:+86 10 66154615-106
+86 10 66137443-106
传真:+86 10 66154615-102
电子邮件:zhuyi@hbfasia.org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yujie-small.JPG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nav/pixel_1x1.gif海因里希•伯尔 1917-1985
海因里希·伯尔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我们这代人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都受到这个时代和同时代人的限制。” 像他自己写的那样,他是德国中后期重要的时代记录者。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Hboell_m.jpg Heinrich B鰈l 1968 ( 环境项目:
伯尔基金会在中国的环境项目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与公民意识的提高。此外,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合理利用与新能源政策,还有环境法的执行是我们工作的重要领域,并在未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近的生物圈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这一主题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也是至关重要的。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environment.JPG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button_gruen.gif 流动教育 环境流动教学车的思想最初来自德国的NGO保护我们的未来 (SOF)。为了能够更好的深入影响到农村地区,并在这些区域提供环境教育,应运而生了一种装备齐全拥有职员与信息装置的交通工具。它已经被中国NGO-自然之友(FON)与SOF一同实施,其影响性在中国成功的被证实。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button_gruen.gif PREMA 绿色学校
PREMA绿色学校模式来源于德国技术公司(GTZ)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在于增加能源的使用效率。很多学校面临着能源浪费的类似问题,此模式已经建立并应用到全国所有的学校中。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button_gruen.gif 绿色图书馆
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料研究中心(CESDRRC)图书馆藏有大量中文和其他语言的环境主题方面的书籍。该图书馆位于北京国家环保总局SEPA办公楼,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提供了部分资助,提供了中国环境工作的开展所必需的背景信息资料。该图书馆免费开放。
能源
http://www.boell-china.org/pics/images_cn/button_gruen.gif 可再生能源 2004年在德国波恩可再生能源会议发现:中国领导阶层许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010年增加到10%,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开展了各种行动,这可被称为中国能源政策的里程碑。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不仅积极的参与波恩会议,同时还致力于促进这一政策的执行。因此,我们2005年在北京继续组织可再生能源主题,还有其他与中国能源主题相关的会议,如南南对话等。
呵呵,支持啊
做的项目真多啊 ! 他们在全球气候和能源发展方面的项目支持力度比较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