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为北极迎来早春
一份最新的科研报告显示,格陵兰岛上游流域的春天比十年前早了两周。这一现象反映出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深远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近十年北极雪融时间不断提前,高地的植物、昆虫及鸟类也随之调整了自己的生物周期。在1996至2005年间,包括三趾滨鹬(Sanderling)及翻石鹬(Ruddy Turnstone)在内的昆虫及植物和鸟类的萌芽、出土及孵化时间平均提前了两周。而在某些地区,花朵开花与幼鸟孵化的时间比十年前提前了整整30天,主要是因为急剧上升的气温造成冬季雪层融化。据法新社报道,该研究发表于本月的《现代生物学》杂志上。来自丹麦和美国的专家们主要针对萨肯贝格(Zackenberg)区域19平方公里内的6种植物、12类昆虫以及3种鸟类,研究分析了他们在10年中的变化。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国际环境研究学院专家托克·荷依(Toke Hoye)称:“研究证实了许多人的想法,那就是季节在变化。而且这不仅仅只是一两年的暖气候,而是一个已经长达十年的深远影响。”和十年前相比,北极地区的春季雪融时间提前了两周。而专家表示,这一现象可被视为预警参照,警醒其他地区的气候变化速度和规模。
北极地区气温正以高于全球一倍的速度增长,然而,这种惊人的速度并不意外。曾有类似研究指出,欧洲植物的季节周期每十年提前2.5天,而全球植物的季节周期每十年提前5.1天。 荷依称:“北极高地的夏天非常短暂,雪融至冰冻期间只有三至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十分惊讶于气候变化对季节趋势的深远影响。”
专家们还指出:在雪融时间延后的地区,物种因气候变化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会破坏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网络,影响它们在高度季节性环境中的成功繁殖率,从而引发众多问题。
研究表示,由于进化限制,在冰冻的北极荒地安家的野生动物可能无法承受如此急剧的变化,然而,该地区海冰面积的缩减还将促使气温不断升高。(魏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