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找到太湖蓝藻“杀手”
该校教授称,生物灭藻的机理已基本确定据新华社电无锡太湖蓝藻危机引起全社会对水污染问题的高度关注。复旦大学打出科技“组合拳”“绞杀”太湖蓝藻。
为了寻找一种生物灭藻的方法,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祥荣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已找到了可以有效杀灭无锡太湖蓝藻的生物,且在实验室阶段体现出极高的杀灭率。生物灭藻的机理已基本确定。
针对去除水体中的藻毒素,复旦大学化学系邓春晖副教授研究证明,铜离子能够和藻毒素通过配位作用相结合。而通过将铜离子附加在磁性纳米材料上,就可以用磁石将附有藻毒素的磁性纳米材料方便地提取出来,从而实现从水体中分离藻毒素的目的。在实验室阶段,此方法的分离率已达90%以上。
针对防止和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胡欢等三名学生利用佛手蔓绿绒(俗称“小天使”)和叶喜林芋(俗称“春羽”)两种市场上常见的景观植物,栽培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最大限度地吸收水中的富余营养。
2007-6-28 1:38:34 · 来源: 新京报 生物技术治理,应该效果会很好的吧? 出结果前不好预测
看结果吧 还是化学的…… 但是之后的回收呢?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将其加进水体去除蓝藻后不能不加以回收啊 真的是杀手吗。
云南滇池的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好的呀。、
治理方案有什么区别没有,有什么改进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