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的时候就听我哥哥跟我讲环保,讲学生环保在全国各地发展的情况,学生环保界里的人物,讲济溪。现在还记得当初说郑建,一个很能干的人(虽然我也没有深入接触过,不过好像很容易生气呀,不过我没有做错事应该不会跟我发火的吧);吴昊亮,绿石里很厉害的人(我第一次看关于项目的文章就是他写的《环保社团项目的选择》,现在还让新人学习呢)……那个时候上济溪不敢发帖子,后来开始一点点也就习惯了。济溪上的确有很多很好的东西,记得大一的时候看筹资,看一些基金发放的时候好期待啊,虽然一个也没有申报,但是还是一直充满期待的,努力。在济溪里最开心的是“中国高校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联盟”的建立,队长还让我一起来做版主管理,说实话,这里人太多了,我作为一个晚辈不怎么敢来管理,不过我还是有责任心的,一直关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力。前段时间开始发现济溪上的水贴太多了,主要是我觉得没有质量,有质量,有内涵的帖子发发当然可以拉,大家也可以放松下嘛。后来好像各版主整风,慢慢有好起来了点。发这个帖子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说的说说而已,不过,始终有一个事情想说,就是“经常看到很多的同学很活跃,我想大家有时间还是可以做很多实际的事情的”。我这个问题不是一帮子打死所有活跃的人啊,闲的人当然可能是社团的老人已经退任了继续关注环保的前辈了,但是也可能是在社团里但是却不尽心做事情的人,对于后者还是希望能够踏踏实实的多做点事情,多做点贡献。希望大家多多交流,无论温和的还是激烈的都行,愿意跟所有真心做环保的朋友一起努力!我也乐意接受大家的批评和指正!华农高山
呵呵 你哥哥?
有所取 有所得 有所付出 这样才能延续下去
看了之后感触很是不一般其实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本来就是一个互相存在 相互依暖的整体也是好比一对翅膀 任何一个翅膀 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更好的进行飞翔
所以 平台里面有他想得到的东西但是同时还要为平台留下 奉献一些东西 这样 平台才能永远的存在 而志愿者才能有所得 至少是精神和能力上的提高 这样才能保持住网络的支持率和一定浏览量
真的体会到了,在济溪上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参与,我想我以后也应该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争取更好的成绩!
偶然的机会进了学校的环协,因为被绿石自愿者感动,进了绿石,又是偶然的机会成了济溪的一员,前些日子代替一位学姐做济溪推广。
真的相信,缘,妙不可言。
再回来想想,其实也是注定的,因为自己也在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宣传济溪,相信每个做环保的人都会为济溪感到骄傲,自发的去吧济溪介绍给更多的新朋友。
但是我自己还是有几点想说的,就是似乎没有必要为各地的一些组织也开版吧!因为济溪的定位应该是为环保社团构建的平台,而真正能来,并且学到有用的东西的几乎都是社团的骨干吧!所以既然是来交流学习的,何不把重点的东西做细,做实呢?因为毕竟骨干的时间有限,大家想从这里获得的不仅仅是新的灵感,还有真实的经验。如果可以,就做一些调整,就大家做的一些活动做一些细致的讨论,这样既节省时间与精力,又能真正发挥大家的主动性。相信很多人都是从社团中来,一些协会真正的需求都知道,答疑解惑是一方面,增长见识是一方面,提高自身素养也是一方面。
事实上,我还把济溪上的一些文章转贴到我们协会自己的网站上,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只是如果更细致一些,应该会更好。
目前基本上没有再开版了呢
我觉得绿行之子的点评很深刻阿
让人感触良多阿,说实在的,我也觉得济溪好像是朋友的聚会,对于我们新人来说很难融入
引用第47楼小柚于2007-12-27 13:19发表的 :
让人感触良多阿,说实在的,我也觉得济溪好像是朋友的聚会,对于我们新人来说很难融入
小柚同学,人是一种情感动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而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在无数的环境中周转。但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环境都是
我们所熟悉的。
用你的话“济溪的朋友会”,那也是我们很多人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后才有的啊。
我是今年8月份刚被“拽”来的,但这里的每一个人没有因为我小而“欺负”我嘛~~
就像这么多年,你上学一样,或许你没转过学,但至少升学会让你重新结识一些新同学啊。
就像这个帖子的主题一样,没有主动参与就没有济溪。我们的“朋友会”也是大家积极
沟通,主动交流才“形成”的啊~~~
希望你也能主动的加入进来,好吗~!
在济溪,我也快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了.
这里是青年才俊的天下...
不常来了,但有空还是常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