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更多的朋友来关注青海大学绿色空间社
饮水当思源、保护水源地――2007年湿地使者行动竞标方案
请大家不要随意改变表格格式及往里面插图!
截止日期:2007年6月25日
第一部分:竞标社团信息
社团名称绿色空间社所属高校青海大学所在
省市青海省西宁市
社团负责人姓名杨依坤电话与
手 机13519778867Emailyangxufly0313@yahoo.com.cn
指导老
师姓名王新渊电话与
手 机13519708585Emailqhu-su@163.com
另一联系人姓名刘晓锋电话与
手 机13897409445EmailLiuxiaofeng0012300@yahoo.com.cn
来自活动区域同学姓名更秋求达电话与
手机09715313626家庭
电话09768829622
社团通信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宁张路97号青海大学60号信箱邮编 810016
社团成立时间 2002年12月23日现有会
员人数 87挂靠学
校部门 共青团青海大学委员会
主办的五个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时 间地 点活动内容简介(每项50字以内)活动成果与影响
2003年西宁市区及青海各高校“保护藏羚羊,爱我江河源”暨为环保志愿者冯勇募捐活动。
负责组织“2004年全国大学生气候变化公益广告设计比赛”青海大学生的作品征集工作全省大学生积极响应和媒体的大力报道,在青海省大学生及市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青海电视台、西宁晚报、西海都市报和西宁法制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社团也成为青海知名社团。
被评为青海大学优秀社团。
2004年8月和2006年8月青海湖及周边地区
青海三江源玉树地区由全球绿色基金会(GGF)资助进行青海湖周边环境状况及居民经济状况的调查。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组织“青海湿地使者”环青海湖进行为期10天的环保宣传和湿地考察。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组织“青海湿地使者”赴玉树进行为期12天的环保宣传、环保讲座、湿地考察调研活动。
此次活动增强了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调研成果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赞扬,引起社会的对青海湖生态的广泛关注,受到省电视台、西宁晚报、西海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
采用藏汉双语的宣传调研形式在玉树地区引起轰动,得到玉树州电视台和青海电视台等媒体的大力报道,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中华水塔”。
被评为“青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
2006年青海省西宁市 在青海省承办了由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组成的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和南方周末报社合办的在全国100所高校内进行的全国青少年环保创意传播大赛活动。
承办了由长江黄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水信息网联合主办的“长江黄河接力棒——西宁站”的子项目。
青海省环保局、西宁市环保局领导以及西宁多个报社和青海电视台参与到活动中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赞扬。
2003年——2007年青海湖地区、西宁市区协助青海省环保局组织“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环保志愿者工作。
2.协助青海省作有关藏羚羊“申吉”的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青海各界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3.”世界环境日”联合青海各高校以及兰州大学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展示青海大学生的风采,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2005年-2007年全国先后参加中国大学生第三届、第四届环境组织论坛。
连续两年代表西北五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绿色营活动。
连续两年参与福特汽车环保奖
连续两年承办了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AAW)举办的以“关爱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的环保征文及绘画大赛(青海地区)
5.社长孙春华、陈庆龙、外联部部长王福伟应邀到山东东营参加了黄河河口治理研讨会,使绿色空间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6.社长孙春华、社员乔娜应邀到兰州参加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甘肃省环保局及兰州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关注大西北,呵护母亲河”交流讨论会。
7.社长杨依坤代表青海大学生应邀赴北京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全国保护母亲河小组、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共同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志愿者‘百千万’绿色环保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社团的社会影响力。
被青海大学授予集体“单项奖学金“奖励。
连续两年荣获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
连续被青海大学授予“优秀社团”的称号。
第二部分:活动区域
活动水源地名称沱沱河所在省、市、县青海省玉树州、海西州
为哪些城市和农村区域供应水源青海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全国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1、水源地背景状况介绍(500字以内)
长江源头—沱沱河,又名托托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5500公尺。沱沱河从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千米的谷地,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 河水在流出了巴冬山后,先经过一片广阔的河漫滩,再经过一条峡谷,流到葫芦湖附近,急转东去。在经过了130多千米的流程后,河道变得开阔起来,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时,它已是深3米,宽20-60米的大河了。(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它是长324米;宽11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沱沱河从这里继续向东,到囊极巴陇时与当曲、布曲、朵尔曲汇合,它经过375千米,在这里形成宽30多米的大河,从这里起它的名字叫通天河。 沱沱河镇拥有青藏铁路线上除格尔木和拉萨外最大的车站,沱沱河被认为是长江的正源,青藏铁路的长江源特大桥被称作长江第一桥。沱沱河沿名气大,是因为它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个小镇,周围都是广阔的高原牧区,有山、有水、有牛、有羊。地广人稀,常住人口大约1000。但沱沱河因污染,水质下降,到无法直接饮用的地步。
2、水源供应地状况及与水源地的关系简介(500字)
沱沱河沿是青藏线青海境内最后的食宿点,海拔4533米,素有“长江源头第一镇”的称誉。但长江第一镇的人不喝长江水,随着上游水量的减少,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多,当地的水不仅苦、涩、咸,喝了以后肚子会发胀,甚至拉肚子,井水也是如此,当地饮用水都得到十余公里外的开心岭去拉。守着长江源头没水喝,是留给每一个青藏线过客的最深刻的印象。铁路施工和大量游客带旺了这里的餐饮住宿,在繁荣的表象背后,是“令人发指”的垃圾景象。公路两边密集的饭馆后场,成了简易的屠宰就已经没有场,满是污血、内脏、畜毛等,绿头苍绳成群结队,白色垃圾成堆成片,啤酒瓶的碎片散落其间,早没有了“草原”的痕迹!
而在沱沱河沿每日的生活垃圾中,每1公斤的垃圾里有机垃圾占40%,无机垃圾占50%,可回收部分占10%,据此推算,沱沱河沿每日生活垃圾约为2吨,每年约为74吨在这座小镇的空地上堆放,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世界上距离最长、海拔最高的垃圾带。8吨(其中有机垃圾为299吨,无机垃圾为374吨,可回收垃圾为75吨)。而这些垃圾年复一年地的增加堆积!
沱沱河水直接影响着整个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仅仅是因为它是长江真正的主源!做为这样一个重要的水源地,竟然会出现源头的人没有水喝的现象,这是每个人都会吃惊的。保证不了长江源的源头,就根本无法保证整个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不了长江源,也许将来有一天中国就不是哪个地方缺水的问题了!而现在我们的水源地却正在被垃圾污染破坏所包围着并侵蚀着!没有了沱沱河,也许就没有了我们美丽的长江!
第三部分: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善待中华水塔,呵护生命之源
活动预期目标为当地居民带去一种保护水源珍惜水源的理念,让社会进一步关注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现状及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水源地保护意识;让社会更多的人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促使相关政府单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能真正维护人类生命源泉,进而呼吁全社会来关注我们的水源地;
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保护环境这个队伍中来,来影响身边的人,为了母亲家园的和谐一起努力;
借助媒体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人来关注我们的生命源泉。
计划通过哪些活动收集水源地保护与破坏正反面案例(800字以内)
收集网络资料,了解当地饮用水的来源与水污染相关的信息,收集有关保护和破坏水源地的案例,帮助我们尽快熟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2、查阅相关书籍,利用其系统详细的数据资料及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明确存在的问题,寻找确实可行的方案收集我们所需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使我们得出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与当地政府部门(环保局、水利局等)及相关组织机构(当地民间组织、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交流,掌握当地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及实施的效果,使我们的行动方向更加明确。
4、走访当地旅游机构,了解当地旅游开发开发情况,分析对当地生态可能带来的影响。
5、联系当地医疗、防疫站(CDC)等机构,了解近年来因水质变化引起的相关疾病以及疾病变化增加趋势,为人类的健康敲响警钟。
6、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当地民众、学校、与有关部门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居民的饮用水来源及质量,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环保意识、经济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校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了解当地民众对近几年水质变化的认识及想法。从有关部门了解环保的力度以及实施情况,了解当地经济状况与水源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进行PAR(参与式乡村评估)调查,设计标准问卷,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了解环境问题带来的问题,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7、进行野外考察:围绕沱沱河沿岸取水样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水质情况。沿河调查水库、水坝数量、蓄水量及分布状况;调查由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河流面积缩小,沼泽地大片消失,水资源受到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总结湿地、河流的重要生态作用及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宣传与教育
宣教活动的
预期目标让更多人关注水问题和水源保护问题,让更多人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更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珍惜自然,呵护环境!
主要宣教对象1水源地的社会公众
采取的宣教方式宣传单、发放《三江源保护500问》(青海省环境保护局提供)
主要宣教对象2水源地中小学生
采取的宣教方式2图片展览、环保电影(自带笔记本电脑播放)、知识互动
主要宣教对象3社会公众
采取的宣教方式3媒体报道、网络传播
主要宣教对象4各兄弟院校兄弟社团
采取的宣教方式4考察成果分享(DV、图片、调研报告)
主要宣教对象5西宁市公众
采取的宣教方式5调查成果展示(广场、社区)、媒体报道
主要宣教对象6西宁市大中小学生(后期)
采取的宣教方式6自拍DV、环保知识课堂(结合幻灯片)、环保文艺互动演出、“我和三江源有个约会”环保创意大赛
1、在水源地,计划通过哪些宣教活动传播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理念(800字以内)
1、当地小学活动:
(1)联系当地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内容包括长江源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理念等。
(2)图片展,将反映沱沱河过去和现在状况的图片展出,引发孩子们的思考,激发其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举办以“长江源——我们永远的家”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并发放小礼品。以此活动作为对当地小学宣传效果的反馈。
邀请“野牦牛队”人员做“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保专题讲座(已经基本协商好)。
2、广场活动:
(1)长江源寄语:请来往的当地民众将寄语写在横幅上。
(2)发放宣传单(藏汉双语),联合当地环保局举办大型图片宣教活动。
(3)与当地民众举办小型环保互动联欢会(形式看当地情况)。
(4)露天电影:在夜晚时分播放露天环保电影(自己用笔记本播放)
3、旅游门票:联系当地旅游部门,与他们合作制作部分自然景区门票,其上印有保护环境等内容。
4、联系当地媒体(电视台、广播站),对我们的活动行程进行相关报道,让群众明确我们的宣传目的,加深其对此次活动的理解。
5、联合在沱沱河沿活跃着的“长江第一小卫队”(这是2001年唐古拉山乡小学在“绿色江河”的协助下成立的,他们会不定期地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沱沱河沿岸捡拾垃圾)一起到沱沱河附近区域做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2、在用水地,计划通过哪些宣教活动传播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理念(800字以内)
绿色列车
活动时间:乘车途中
活动地点:返城的列车上
活动内容:
(1)在乘坐列车时,志愿者利用宣传设备向乘客宣传环保理念,介绍水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
(2)协助列车员维护车厢内的环境;
(3)播放我们考察的DV。
2、在格尔木广场,与野牦牛队组织,联合做大型的宣传活动,主要方式包括:图片,展板,发放宣传单,电影等形式。
第五部分:实地活动时间表
时 间地 点具体活动内容备注
7月29日西宁西宁启动仪式青海大学
7月30日格尔木前往格尔木中转与当地牦牛队交流前期宣传,队伍适应高原反应
7月31日沱沱河到达沱沱河作前期工作安排人员食宿,休息调整
8月1日沱沱河简访水源地的社会公众。发放宣传单、《三江源保护500问》(青海省环境保护局提供)了解水源地初步情况
8月2日沱沱河与水源地中小学生交流了解年轻一代的想法
8月3日沱沱河与长江源环保小卫士共同清理长江源垃圾便于沟通交流了解水源地情况
8月4日沱沱河水源地实地考察,采集图片,录制材料与当地医疗卫生部门调研水质对健康的影响
8月5日沱沱河水源地实地考察,采集图片,录制材料在沱沱河两岸进行实地调研
8月6日沱沱河水源地实地考察,采集图片,录制材料调研过程中,及时将最新材料与各媒体联系,进行及时报道
8月7日沱沱河水源地实地考察,采集图片,录制材料
8月8日沱沱河旅馆休整,整理材料,做调研报告
8月9日沱沱河向长江源地区人众宣传考察结果(图片,DV短片,宣传画报)在公众积聚地宣传,与当地媒体联系,及时报道
8月10日格尔木在格尔木广场,与野牦牛队组织,联合做大型的宣传活动主要方式包括:图片,展板,发放宣传单,电影等形式
8月11日西宁调查成果展示(广场、社区)、媒体报道、与各兄弟院校兄弟社团交流,进行后期宣传西宁市大中小学生(后期)自拍DV、环保知识课堂(结合幻灯片)、环保文艺互动演出、“我和三江源有个约会”环保创意大赛
第六部分:成员组成及分工
姓 名专 业年级特长分工负责
杨依坤过程装备2005交际、组织、协调联系各方人士、综合协调
朱大海公共事业管理2004绘画、设计宣传、走访
张会杰过程装备2006交际、讲课、作报告综合协调、联系上级组织
刘晓锋计算机2005计算机、摄影上传日记、搜集资料、摄影
钟鹤岩过程062005摄影摄影
马广城资源勘察2005环境调查、写作调查、写作
更秋求达生物技术2003生物、交流野外考察、藏语交流
王新月水利水电2006交流、写作调查、写作
吕 帅环境科学2005生态学研究、交际野外工作、调查
陈寰屹生物技术2005英语、生物考察、协调、写作
马亚萍预防医学2005 急救、讲课野外急救
杨菁环境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带队老师
说明: 1、建议成员组成为:指导老师1-2名,学生不超过15名;
2、队伍中最好能包括有摄影、摄像专长的同学,便于影像记录。
第六部分:活动预算
科 目单位价格(元)费用(元)备 注
交通费
(分段,甲地-乙地)西宁——格尔木3304元
64元/人×12=658元
格尔木——沱沱河 63元/人×12=646元
沱沱河活动包车 2000元
餐饮费格尔木25元/人
4500元
300元/天×1=300元
沱沱河30元/人 360元/天×10=3600元
其它不可预计情况 600元
住宿费格尔木25元/人3900元300元/天×1=300元(一天)
沱沱河30元/人 360元/天×10=3600元
宣传资料、活动用品
准备经费
宣传单0.2元/份2000元0.2元×3000份=600
地方地方的元元元元
横幅4条 8元/米×50米=400元
活动展板50元/块 50元/块×20块=1000元
生活用品费用队服35元/套720元 体恤,帽子(印字)
药品费用 300元
其它体检100元/人3800元1200元(12人)
向导费用 1000元
保险费用50元/人 600元(12人)
流动资金 1000元
总计18224元
根据预算情况,请填写下表:
预算总金额18224元备 注
已有资金总额7500元
来源一学校资助2000元 学生社团活动经费
来源二社团原有资金500元
来源三基金会活动启动资金
潜在筹资渠道青海移动通信公司5000元正在协商
西部矿业5000元
筹资方面需要主办单位提供什么支持1、推荐信 希望能得到各赞助公司的认可,以便筹集更多活动资金。
2、介绍信希望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使活动顺利开展。
填写注意事项:
1、本表格须用Word文件打开,使用其它文件打开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2、请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方格会随填写内容长短自动变大,请勿改变表格结构及文件性质,请勿插入图片,必要的图片资料如活动区域地图等,请作为附件一起通过邮件发送,否则将视为无效方案。
3、请用Email附件的方式递交,用其它格式视为无效方案。
4、请将此表于6月25日前发到waa@wwfchina.org,逾期概不受理。
5、如有问题,请登陆www.wwfchina.org注意最新进展或发邮件到waa@wwfchina.org咨询。 关注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