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股”,谁在背后分红?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7月4日举行的环保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不少地方企业违法排污,结果却是“老板赚钱、群众受害、政府埋单”,这不能允许。必须让污染企业付出代价。(《人民日报》7月10日)“老板赚钱、群众受害、政府埋单”,这句话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中的一些怪异现状。不过笔者认为在这句话后面再缀上一句“官员受益”,就更贴切、全面了。
治理环境污染其实并不难,只要地方政府认真规范企业,促使企业降低污染,严禁企业肆意排污,环境污染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改善。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却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制定各种“土政策”,千方百计保护一些污染企业。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真正关停这些污染企业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GDP,影响到官员的政绩和升迁。去年9月下旬,国务院督查组到贵州省六盘水市进行环保督查时,六盘水市某副市长就表示“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常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为贵州省9地市最好”、“在六盘水境内没有任何煤化工企业”、“水源保护区也没有任何工业企业”等,然而,督查组在随后的查访中却发现这些说法并不属实。今年1月13日,环保总局检查组在山西省吕梁市现场检查了山西中铝焦化有限公司落实整改要求的情况,结果发现该企业顶风偷排欺骗检查组。而检查组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发现,当地政府居然在检查组抵达之前不知“区域限批”、曝光违法违规项目的事,更没有对被曝光的天瑞集团采取任何措施。
种种迹象表明,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如果没有他们的纵容和庇护,污染企业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跟法律“斗”。在环境这只“污染股”的后面,参与分红的还有地方官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