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建"毕业之后环保青年交流会"的想法
随着交流会的结束。从另一个侧面在告诉我。其实对与大学生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可持续的,可发展的,”而对于全国各地来的大学生。他们需要的是成长、交流、与发展。做为进入社会的环保青年。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从“大学生”转变为“青年”我们可以为环保社团做点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在23号从海口回广州在从广州白云机场到我们的住宿地点中山大学。我一直在和一个人交流。是绿眼睛的负责人“方明和”我们一直在讨论大学生环保意识,大学生环保责任,大学生环保态度。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全国的地区性组织也好。什么培训也好。做了N年的已经毕业的环保青年。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朋友们。他们现在在为环保默默的做着什么?小强(创业)、海军(环保企业工作)、石磊(工作)、李轶(地区NGO注册)、郑总(中华环保基金会)等他们都已经有毕业的,有毕业一年的,有创业的,而他们已经离开大学生里的环保青年与各地环保骨干。他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他们生活,事业,感情,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想。他们对现在的大学生环保组织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却没有真正的交流过。而对于这样的一些从事工作的环保朋友们。他们需要一个平台的建立。也需要交流,而这个平台是什么?我想大家应该可以讨论。社会是发展的,环保社团也需要发展,我们现在的社团,和地区性组织,他们做的培训在绝大部分都是在培养新人。而对于已经工作的环保骨干们。他们可以为环保做什么?可以给社团与地区性组织等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些我决的在某些方面是一个空白。
所以建议。针对已经毕业的环保青年。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交流的平台。每半年或一年。在某个地区进行为期数天的交流会。针对在学校从事环保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的青年如何给社团提供帮助,如何更好的发挥毕业青年在企业的优势为环保社团与地区性组织,可以做点什么?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双赢。是我们交流会的目标。 工作以后,大家可都不像学生啦。我觉得,这个虽然是个好想法,但是很难把人聚集起来。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 引用第1楼我不是马甲于2007-08-26 00:21发表的 :
工作以后,大家可都不像学生啦。我觉得,这个虽然是个好想法,但是很难把人聚集起来。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
同意 愿意有不愿意
现实与自己放弃一些东西,向往自己更多的东西
总有办法实现
呵呵 你看见了另一面了吗? 不是很明白楼上的意思。你说的另一面是……??
这样的建议,济溪好像有过一个类似的老帖子,是小强发的。最后好像也不了了之,至于原因,楼主可以去看看那个帖子。研究一下。
http://www.gsean.org/forum/read.php?tid-3598-keyword-.html 集合起来固然是一种难得的资源 不容质疑 但是成为骨干之后 他们的事情会比较多 会比较杂 怎么使他们到一起 或者心多往这地方想想这些都是一种资源 希望能有这个平台 想法很好,实施困难,除非面对还在做环保或公益的。
不是人人都能因为环保能请到假期的,也不是人人都有钱或者有时间的 说句实话,我现在关注的是农村社区的发展,对于区域性环保团体,我只关注绿石 这个方法很好,实施起来我感觉并不是很难。
为什么?其实,毕业之后环保青年交流会,是交流么,我想,这些曾经的环保人即使工作了,也会关注环保的,那么,我们若举办这么一个交流会的话,可以是分级分段分时间的啊,比如,在一个老人较多的地方、城市可以每月开,省内的话,可以是季度性的举办,这样把这个做大的话,再开全国的,然后再邀请,那么,因为工作方面的压力的事情即可减小。
至于内容或者说是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啊。可以是平常网上聊一聊,也可以经常见见面,还可以进入社团。可以是老人们之间的聊,也可以把这些“古董”推进社团,与新人交流。而内容我觉得不必限制,关键是要交流,要有联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