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弊病是根本 "生态长三角"共识何时成共举?
无锡水危机发生后,当地政府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治污措施。“只要假以时日,太湖治理的新的春天会看到的。”无锡市政府领导近日乐观地表示。然而,太湖治理涉及到环太湖沿岸两省一市,以无锡一城之力,恐难“让太湖水变清”。“蓝藻危机”促使长三角地区达成了合作治污的共识,但共识何时能变为共同的行动呢?
有人对无锡市的“治太”目标提出质疑:没有环太湖沿岸其他地区的支持,无锡的“治太”行动会不会徒劳无功?
一场“治太”风暴连月来冲击着无锡市各个层面的政府官员。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公共水危机事件过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首次超过GDP,成为这个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心议题。
紧邻太湖的无锡宜兴市周铁镇,面积不过70余平方公里,却聚集了150多家高污染企业。如今,这些污染企业正在逐步实施关停计划。根据无锡市的“铁腕治污行动”计划,该市将在2008年底前关闭772家小化工企业,并杜绝违法排污现象。
在近日举行的无锡市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再动员大会上,无锡市明确了“治太”目标: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太湖湖体富营养化加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再用8年至10年时间,基本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使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全市上下要在太湖流域率先打赢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义无反顾地抽去破坏资源环境的釜底之薪,让太湖和无锡大地休养生息。
然而,也有人对无锡市的“治太”目标提出质疑:没有环太湖沿岸其他地区的支持,无锡的“治太”行动会不会徒劳无功?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太湖流域点源废污水排放量已达到60亿吨。太湖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40%。太湖流域跨界水体污染断面占68%,省界河流21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超标。
这些都不是无锡一市甚至江苏一省可以治理的。
相关连接
http://env.people.com.cn/GB/6159350.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