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总结(个人版)
2007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总结――雨吻花
2007年的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和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她第一次对外省招收了营员,也是第一次直接的与全国各环保社团进行了交流。此次绿色营作为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工作的重点,她也倍受着环保局、高教办、学校、新闻媒体和兄弟社团等多方面的关注。
大学生绿色营不是一次生态旅行,在这短短的十多天活动中,我们面对了很多的困难,也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次次面红耳赤的争论,一次次尽情高歌的欢乐,汇聚到今天是无比的兴奋,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苇荡中的精灵--震旦鸦雀,我们收集到了芦苇样方的数据,我们也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生活实况。
从26号开始,就已经有外地营员抵达上海,在上海海事大学绿色联盟同学们辛勤而有序的安排下,营员们都进行了前期的交流和培训,在海事大学生活的几天里,营员们每天早上5:30都准时的集中在操场上进行集训,在操场上,我们运动,我们竞技,我们聆听自然;在教室中,我们欢歌,我们思考,我们交流社团。
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后,我们就进入了为期14天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我们可以分为日常生活、社会调查、样方测量、营员交流四大板块。
日常生活包括很多方面,在这最突出的就是晨练和帮厨,晨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可以避免营员们出现睡懒觉的情况,同时又通过做游戏和唱环保歌曲把大家一天的精神状态调动起来,惩罚游戏中的失败者,也是使整个团队形成良好氛围的最有效方式,帮厨每天都有四位同学,其中的两位得在营员出去活动前就把馒头和稀饭准备好,这些都为我们晨早外出的调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另外,“吃苦”是在大家日常生活中讨论涉及最多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营员在参加这次活动前就听说过很多关于绿色营啃馒头,住帐篷的生活环境,这不禁让大家面对现在这荤素不缺,冷暖可调的条件产生了很大的落差,也表示过失望。其实不然,绿色营最终追求的是活动的成果,至于生活上的硬件条件,我们也只能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不一定要为了吃苦而故意吃苦。
社会调查我们主要是以入户的形式,入户前我们通过村委先了解村民的大概情况,之后是亲身去体验村民的生活,在这形式下,我们更能得到第一线的资料。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只会关注着根据设想的问题来提问,忽略了村子整体情况的了解,这就出现了后面还得派营员去数房子的重复调查情况。一路走来,民众的热情,民众的悲喜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样方的测量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这些都可以从营员们浑身的泥水,晒得赤黑的脸庞,被芦苇割破的伤痕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进入芦苇地,我们先是选择一个100*100的点进行测量,GPS的准确定位,南北方向的正确判断,每隔几米营员的相互呼应,到达100米后的整体平移,都为我们的测量提供了必要的客观依据,保证了我们对样方测量的真实和准确,那被骑行的芦苇,那滩涂留下的足迹,那被记录在案的鸟巢,见证了我们的汗水与成功。
营员的交流是团队建设的必要,有一个严明的纪律和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氛围,更能使我们做活动时事半功倍。营员的交流主要分为自述和提问两个部分,通过自我介绍,使我们对彼此有了更深的认识,而那一个个八卦的问题,一个个对人生、兴趣方面的问题,又加深了我们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亲如兄弟姐妹。交流的进行,我们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无限关爱,都流露出我们的兴趣和理想。或欢笑,或流泪,或活泼,或低沉……
一路走来,我们经过了绿色营的风雨,也迎来了绿色营的阳光。绿色营把我们二十九个天南地北的人走在了一起,同样的,我们二十九个人也完成了这次绿色营,伴随着这次活动尾声的临近,我们所有的人都铭记着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而因为这次活动的参与,我们对环保的行为会更加的执著!
雨吻花
2007-08-13 写的不错啊
最后一点好评给你加上吧 这次你的好评没扣撒!
上海的条件很优越啊…… 呵呵,小韬想表达什么呢?? 前半句说我,后半句说你 引用第4楼被封印的左手于2007-09-10 18:17发表的 :
前半句说我,后半句说你
惭愧啊,顺便问一下,你是哪个啊? 引用第2楼green!life于2007-09-10 16:34发表的 :
这次你的好评没扣撒!
……
是说我给你加了好评,不用消耗自己的
上海好是说你呢 知道了~~~ 挺好,吃苦。
去哪了?东滩? 东滩最后没有去了,只是在崇西湿地,东滩没有去是因为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个老师在那里出事了,为了安全,提前了一天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