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九届绿色营的报告会后,我们和一些老营员就绿色营的本质问题讨论了一下午,现在想起来都很难忘。我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我们当时达成的共识,其实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学习交流。但我觉得这四个字非常重要。绿色营就定位在学习交流上,这对于眼高手低,心浮气躁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理智的选择。要追求1996年拯救金丝猴的效果,在10年后ngo遍地开花,环保被说滥了的今天,是最不切实际的事情。我知道有人很有志气的说,我们去了就要扭转和改变当地,甚至怀抱为当地谋福利的很高尚的梦想,我很钦佩,我也想过,但是谁能告诉我,这样一拍脑门说出来的话,负不负责任,可行性在哪里?我们是一群学生,是靠父母供着在学校读书。我们能有关心绿色的敏感和责任感,有走四方去祖国各地看看的志愿,已经很值得肯定和鼓励了,我觉得这就是积极的人生的开始和方向。我是今年的筹委,我在着手方案的事情,当初我们讨论完,选定了甘肃的时候,我很激动。从一开始,我就认定这个地方,带给人的影响绝对不会是浅薄的,而是可以深刻的影响内心,甚至改变整个人生的价值观。如果说起做贡献,我们可以去大街上捡垃圾,可以就在我们生活的社区里做宣传,这样做一些有意义的平凡小事,也很好,但是选择去甘肃,等于选择了一次洗礼,我更希望看到暑期活动后回来的是二三十个更加有理性有力量有信念的大学生,而不是说仅仅满足于作了一些小事的人,那就太舍近求远了,在北京就可以做到累吐血。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的绿色营定位在学习和交流,把心态放低调了,行动也跟着低调了。我们去了,是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的去的,能做的难道还要藏着掖着吗?这是太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们在甘肃,甚至应该把一天当成两天来过,能为当地做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只是这种付出,是需要去了以后才能发生的。我们在这里空谈的一切,不如实际去了,真正了解了,看看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另一点,也可以证明,我们不是只求内心丰富,不管当地死活。那就是我们就算不能为当地留下些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把甘肃带回来。让别人知道,甘肃的贫瘠只是说明我们的不了解,甘肃的丰富内涵和珍惜的资源,才是我们应该保护和宣传的。我觉得我们可以胜任,因为我们是最会表达的有笔杆子和嘴皮子的学生,还有关键是,我们有激情。
综上,这是我一早上写出来的开头,可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其他的都可以不用记住,但学习和交流,这几个字,请大家不要忘记。 学习和交流是绿色营最实际的收获吧。也是我们这正不打折扣能做得到的 呵呵,同意。 1。可行性!
2、分析正确率!
3、目的性!
4、认识程度!
5、态度!
6、热情!
我认为上述是我们成败的关键,特别是1、2两条对于我们热血的大学生来说很有时候很容易从6出错!
大家还要正视~~~所以同意一楼的--------\"学习交流“!!!! 希望你们可以做一次比一次好 我们时刻都关注着与环保的有关问题希望能够在着方面进自己的微薄之力 说的不错,支持一下!
就个人而言,虽然交流不多,我还是对绿色营秘书处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有看法! 很多人都有看法,我知道。 参加绿色营的营员就要明白我们不是来拯救地球的也不是来旅游的!
学习和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社团之间更是人与自然的学习交流! 筹委有时候决定着这支队伍的成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