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9-27 17:42:33

《新疆猎隼偷猎及非法贸易报告》火热推出

“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得,异才上映瑶光星”。这是清朝(公元1682年)的康熙大帝在阅兵时看见御林军臂上架着的猎隼神勇不凡,情不自禁留下的赞美诗句。海东青即猎隼,学名为Falco cherrug,其他俗名包括:猎鹰、兔鹰、鹞子、闯赫尔-那青、兔虎、鸽鹘(鸽虎),古籍亦作“鹘”。新疆当地的维吾尔族人称其为“匈喀尔”(Shunkar),而藏民称之为“弯差”。猎隼为小型珍稀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鸟纲、隼形目、隼科,性情凶猛,身行矫健,飞行敏捷。
新疆自然保育开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1)通过为期一年在新疆地区和国内主要口岸猎隼走私情况的调查工作,结合资料收集,总结并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新疆乃至全国猎隼非法贸易的情况、以及走私贸易对猎隼种群带来的极大危害;(2)探讨非法贸易存在的根源;(3)就中国猎隼濒临灭绝的现状,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建议;(4)通过宣传提高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使更多人有意识地抵制非法猎隼贸易,并积极参与猎隼保护工作。
附电子版本,欢迎阅读。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如果需要购买手册印刷版本,请联系我们,手册连同邮寄费共计5元。
电子邮件:greenxj@163.com
电话:010-6465070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猎隼偷猎及非法贸易报告》火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