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地下水30年内枯竭?
在地下数百英尺的地方,这个人口200多万省会城市的主要水源正逐渐枯竭。地下水位一年下降约4英尺(约1.2米)。饮用水井消耗了当地2/3的地下水。而在地面上,这个位于华北平原的城市却是一派繁荣景象。去年石家庄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1%,人口不断膨胀。一处尚未完工的楼盘在地下水位最低的地方拔地而起。“那些买房的人都没想过那儿以后会不会有水。”一名环保人士说。
30年来,经济的快速扩张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而水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今,中国急速的经济增长正把该国推向一场水危机。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城市、工业和农业争夺着有限而不均衡的水源。
粮食就是一个例子。一些科学家说,在迅速城市化地区的农业活动应受到限制,以免危及地下蓄水层。但这样做有可能造成数百万农民的生计问题和国际粮价上扬。
中国政府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挑战,是迫使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节约和保护清洁水。在中国,城市垃圾和工业排污造成不少河段的水“不适合人类接触”。过去,政府对解决水问题的自然反应是水利工程,如今它转向了毛泽东尚未实现的计划之一:斥资620亿美元的南水北调工程。
华北平原无疑需要任何它所能获得的水。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生活着两亿多人口,但降雨量偏少,60%的供水仰赖地下水。科学家们说,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可能在30年内枯竭。曾在中国工作20年的水文学家理查德·埃文斯说:“很显然,有明确的记录显示水位在下降。照目前这个速度下去,他们将用光地下水。”他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中国水利部的顾问。
王宝生(音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段的首席工程师,每个月都要跑石家庄几趟。途中,他的车子从布满灰尘的河床上驶过,他注意到一条接一条干涸的河。“你看,这些河都有桥,但没有水。”他说。
专家们说,约100年前的华北平原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农民们挖井8英尺(约2.4米)就能见水。这个地区的河流和小溪蜿蜒流淌。沼泽、天然泉水和湿地随处可见。
如今,这个相当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小的地区已变成干旱之地。据一项调查显示,该地区约5/6的湿地都已消失。昔日可以行船的几条河如今基本干涸,生长着灌木丛。华北最大的天然湖白洋淀也在萎缩,并受到污染的包围。
中国政府完全认识到了水危机:一部新的水污染法正在制定,对污染者的惩罚将大大加强;沿海不同城市也在修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治污设备的跨国公司,也被邀请加入解决废水问题的队伍中。
(::法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不重视环境、只知道污染,污染之后的水又不去处理,只知道抽地下水……这样下去必然会出问题的……感觉现在好多人就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