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剧场协作者培训邀请函(报名截止日期10月19日)
各伙伴团体:自2005年以来,发展教育协作推广网络经由香港乐施会资助,已为网络内成员团体举办过3次培训者的培训(TOT)工作坊。自这两年来,各伙伴团体都有不同的收获和自身的实践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动发展教育工作,将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手法结合到本土教育实践工作中来,今年11月初,在香港乐施会的资助下,我们将邀请英国教育剧场学者与专家John Somers教授开设教育剧场(TIE)工作坊,培训未来的教育剧场工作者;同时,我们还将邀请香港及台湾的专业戏剧教育工作者欧怡雯和容淑华为我们分享编作及实践教育剧场的经验。
可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大陆从事教育、发展工作的朋友们提供一次来自英伦教育剧场大师的饕餮盛宴,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与香港、台湾从事教育剧场的先行者们分享、激荡的机会。为此,我们真诚邀请您的参与!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因此,有兴趣的朋友,请详读以下工作坊内容和报名方法,并尽快报名。
工作坊主题:中国民间组织发展教育之教育剧场(TIE)协作者培训
教育剧场简介
「教育剧场」是由剧场工作者与专业者所组成,他们通常会选定一个主题作为工作的焦点,其工作场域即在剧场与教育相交的接口上展开。不同于大多数的剧场,「教育剧场」并不仅是表演,而是将戏剧性的媒材运用于教育场域上。因而演出只是「教育剧场」众多元素之一,其它尚且有「百宝箱」、「坐针毡」、「论坛剧场」等。这种与学生或民众互动所设计出来的整个活动称之为计划(programme)。
「教育剧场」的工作者会视每次教育性的目标主题与计划结构的不同,安排不同形式与结构之演出,这样的演出会因应不同的场合与对象,加入不同的剧场元素,以刺激学生或民众的互动。
参与「教育剧场」计划的民众,清楚地理解自己并非在观看或扮演完全真实的人或事件。但透过戏剧的力量,把他们带进剧中人物所面对的议题里,使他们愿意暂时相信这个被创造出来的虚构世界。
此外,「教育剧场」还有很多非表演的工作,例如社会研究,心理谘商,政策与辅导等,而这些非表演元素,正是构成「教育剧场」计划的主要成份。这些工作主要透过个人创作性的设计,来维系学生或民众对「教育剧场」中社会与伦理议题的参与。在工作团队与民众会面之前,甚至到计划进行之后,这些工作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摘自英国John William Somers【「教育剧场」的理论与实践】一文)
特邀讲师简介
John William Somers
现为英国University of Exeter戏剧系教授,荣誉院士。John是戏剧教育领域重要期刊之一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的创办人,也是Exeter国际戏剧与剧场教育研究会议的历任会议总监。他也担任英国Exstream剧团及Tale Valley社区剧团的艺术总监。Exstream剧团于本年被提名为英国女皇奖(2007 Queen's Anniversary Prize)的候选团体。该团曾获2005年度NIMHE Positive Practice奖。John在2003年荣获美国剧场与教育联盟(AATE)颁发Lin Wright 特别成就奖。他的著作相当广泛,书籍有《Drama In The Curriculum》、《Drama and Theatre in Education:Contemporary Research》。近年,他广于世界各地教学,推广教育戏剧。
欧怡雯
戏剧教育工作者,英国埃塞特大学戏剧系应用戏剧硕士,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研究所。从事有关于戏剧教学、课程设计、教师培训、教育剧场编作及演出等工作。近年,一边到两岸教学,一边进行两岸三地的教学研究。译作有《开始玩戏剧11-14:中学戏剧课程教师手册》及《酷凌行动:应用戏剧手法处理校园霸凌与冲突》。于「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世界会议(IDEA2007)担任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之一。
容淑华
容淑华于专业剧场工作了二十年,现于台北不同大学及学院教授不同戏剧专科课程如剧场管理、舞台管理、当代剧场、教育剧场等。自1999起,由于台湾教育课程改革的带动下,她开始研究教育戏剧及教育剧场的课题。主持不同工作坊,培训教师及社区工作者。于2001,她编作多个教育剧场作品巡回大学、中学及小学、社区,借着剧场,与不同民众探讨多个议题。
工作坊对象:
发展教育网络成员;或正在发展教育/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工作的伙伴团体;或曾经参加过发展教育协作者培训的参加者。( 对教育戏剧手法有基本认识者优先)
工作坊目的:
1、通过运用"教育剧场"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对话环境,介绍这种应用手法的理念与实践,藉此提升民间团体的开展发展教育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
2、为发展教育网络中的团体交流文化及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3、促进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教育剧场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
工作坊内容:
本次教育剧场工作坊邀请英国教育剧场学者与专家John Somers教授针对将剧场应用于教育和社区发展的民间团体工作者开设教育剧场工作坊,培训未来的教育剧场工作者,藉由教育剧场工作之方式,让参与者能够经由故事,并透过剧场的元素体验及了解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开启彼此互动对话的机制,了解别人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改善社会僵固与暴戾之关系。
为期3天的教育剧场活动,包括3天总计27小时密集工作坊。由故事或议题开始,从探询到实作,若有机会并安排进入社区或学校进行教育剧场交互式活动。
教育剧场工作坊内容由John Somers规划,并由香港及台湾的专业戏剧教育工作者欧怡雯与容淑华担任助教与翻译的工作,也同时分享她们在两地编作及实践教育剧场的经验。
工作坊时间:2007年11月02日至2007年11月04日
工作坊地点:北京银丰宾馆B座406
参与人员:发展教育网络各伙伴团体代表拟30人(含外地代表)
特邀讲师:John Somers(英国)、欧怡雯(香港)、容淑华(台湾)
主办方:发展教育协作推广网络
承办方(实施方):绿网
协办方:发展教育协作推广网络、广州木棉花开志愿者行动网络
资助方:香港乐施会(主要提供培训师的讲课费、差旅费、场地费;参加者的差旅费及其他相关运营支出)
组织协调:绿网 李媛 liyuan@green-web.org 电话:010-81132500
手机:138 1043 1193
报名方式:
借鉴06年TOT实习教学的经验,我们鼓励在本次培训结束后,同一城市的参加者结成团队,将所学及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共同编作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的专业戏剧教育工作者欧怡雯女士将作为顾问为各小组的学员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因此,本次培训不仅仅限于三天时间,后续的实践与开拓,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的机会。所以,我们希望参加者以小组形式进行报名(自由组合),每个小组4-5名成员(同一城市),便于培训后一同开展实践。
此次发展教育之教育剧场(TIE)工作坊联络工作主要由绿网承担。各伙伴团体接受邀请后,请在2007年10月19日中午12 :00点之前将回执以邮件形式发送至 liyuan@green-web.org ,收到回执后,我们将对参加者进行选拔,于10月22-23日期间回函、致电确认。欢迎大家对此次工作坊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注册注意事项:
首先感谢香港乐施会资助本次培训的场地费、特邀讲师的课酬费、特邀讲师的差旅食宿费、外地参会代表的差旅费等。
由于这次的机会宝贵,为了保证参加者本人的学习效果,并且避免由于个别缺席给培训带来的影响,与会者在注册时除交纳食宿费用外,还需交纳300元(100元/天)注册费(如全程参加完培训课程,将如数全额返还。如遇缺席或迟到超过1小时的,扣除当日的100元,交由会务组处理。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参加者可能的收获:
1、学习教育剧场的理念与实践经验;
2、与英国、香港、台湾的戏剧教育老师交流;
3、与国内朋友交流教育戏剧经验;
4、日后优先获得发展教育网络的培训、学习机会;获得专业老师的指导意见。
对参加者的要求:
1、小组中至少有2名成员参加过05-06年的发展教育TOT培训或2007年香港IDEA大会;
2、小组成员有一定的戏剧教育经验或者教育经验;
3、小组承诺在参加完培训后的4个月内,共同尝试在当地创作教育剧场作品,并在学校/社区演出3场以上;
4、小组承诺在完成演出后,撰写一份总结分享报告,包含整理后之演出文本及教学设计、创作实践手记、影像资料,以供本期学员间学习及其它有意愿组织教育剧场的团体参考。
5、如有个别朋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小组,请将您的相关信息发给我们,以便会方酌情考虑,替您联系到合适的小组(但我们会优先考虑已经组成团队的报名者,请您谅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