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捐献常识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只有三个月。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用化疗等方法遏制病变的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但这种方法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家庭、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国际上从七十年代起就将骨髓移植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中国由于骨髓供者的缺乏,使许许多多的白血病患者延误了治疗时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受国家卫生部的委托,在北京正式建立“中华骨髓库”,并在上海、北京等全国五个省市红十字会同时开展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的征求工作。由于在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配型相符率只有万分之一,仅少数非常幸运的白血病人才可能在库中寻找到合适的供者。但它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够的供者,就可以为大多数白血病患者提供帮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根治白血病的医疗手段之一,与骨髓移植相比,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尤其是其干细胞采集的方法更安全,更易被供者接受。以前做骨髓移植,供者需要上局部麻醉,并在骼骨上钻洞多次抽取骨髓混合液;而目前采用的干细胞移植是从供者的外周血中(手臂上采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并通过机器聚集,将剩余的血液回输人体。只需总量为50毫升的干细胞,就可以使一位白血病患者重建正常的造血机制与免疫功能,并获得新生!中国有十二亿人口,按每年万分之三的发病率,一年就新增加三万六千名白血病患者,这还不包括以前发病的,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同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也迫切希望早日建成中华骨髓库,为所有的炎黄子孙提供帮助。捐献干细胞无碍健康,只需您付出小小的勇气,一条生命将因您而获得新生。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壮举啊!您获得的不仅仅是病人及家属终生的感激和崇敬,还将得到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凡身体健康,年龄在18~45周岁,无论男女,符合献血条件的市民,欢迎您加入志愿捐献者的行列。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健康有损害吗?
答:首先,我们慎重申明:决不会以损害捐献者的健康为代价,去救助患者。因为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住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和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为什么说骨髓捐赠对捐献者的健康有益呢?
答:骨髓的造血功能极强,骨髓最高的造血能力可达到正常造血情况的9倍,如果只保留骨髓的1/10,就能完成正常的造血功能,所以少量骨髓捐献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血干细胞会很快增殖,在一、二周内完全恢复原来的水平。因此,捐献者不仅不会影响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的造血系统得到了锻炼,更具备了生命的活力。
志愿者报名登记后,是否马上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
答:志愿者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您抽取5毫升 血液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备查。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知您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省级管理中心将通知您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能介绍一下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式吗?
答:采取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两种方式:
1是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需要作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从捐献者的髂骨中抽取骨髓血;2是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即给捐献者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的肘部静脉处进针,通过一种“血细胞分离机”的动作,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收集在50亳升的血浆袋中,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我国目前较多采用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
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为什么要对捐献者使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药物?对人体有害吗?
答: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使得在外周血中就能采集到能满足移植需要的造血干细胞了。动员剂的全名叫做“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除能增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外,尚有辅助心脏功能等作用,而并未有对人体有害的报道或结论。
我是否可以随时改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答:造血干细胞登记及捐献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登记后资料库会对您的自愿性进行再确认。因检测您的HLA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为了节约经费,如果提出终止捐献,请作慎重考虑。但移植前、尤其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就不能撤销捐献决定,因为在这个时候,患者为准备移植必须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这时患者已经丧失造血能力,此期间若您终止捐献,再临时寻找配型相合者已来不及,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骨髓捐献可不可怕?
答:据统计,约有90%的公众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风险性等知识掌握不够,对其过程的了解还停留在对字面含义的简单理解上,普遍认为捐献骨髓需要直接从供者骨内或脊椎内抽取骨髓。正是这种惧怕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加入志愿捐髓者行列,造成了供者的流失。实际上,捐献骨髓与普通献血没有本质区别,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骨髓移植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安全和有效。目前采用的骨髓移植方法类似于一般献血,只需采集50~100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输给患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本身就有50%处于静止状态,供者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0.3%~0.5%,在完成采集后,供者的造血干细胞会迅速增殖,一两周内完全恢复,所以捐献骨髓对供者的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骨髓库实质上是通过普通血检而建立的骨髓信息库,即建立骨髓捐献志愿者资料检索中心,而不是抽取志愿者的骨髓储存起来。
作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当您或您联系人的电话、地址发生变化时,希望及时通知登记部门,以便患者在需要时能很快找到您,使他们的疾病及时得到治疗,并保证您实现救人的愿望。
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个人资料是否向社会公开或是保密?
答: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保证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个人资料绝对保密,仅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
为什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社会各界和人民大众捐款资助?
答: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福利事业,但是它的运转需要大量经费,特别是必须对每位捐献者作HLA分型等检验工作,每位捐献者的检验费用大约在500元左右,没有全社会的支持,工作将十分困难。
为什么要建立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答:我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仅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万以上,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3万以上,要成功地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捐献者与患者之间的HLA型别需要配合。如果不合,移植后就会产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建立中国人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且是参加的志愿者越多,库容量越大,患者找到相合捐献者的机会就越多,“生机”就越大。
捐献多少干细胞能救活一个人?
答: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体内的红骨髓--造血干细胞。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约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那些人不宜骨髓捐献,原因是什么?
答:年龄太小或太大,有传染性或遗传性疾病、身体健康情况差等因素的人不宜捐献骨髓。主要原因存在二方面:既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又不要损害捐献者的身体
一个海外华人对中国骨髓捐献现状的一点思考
面对才5万 (包括所有省市)捐献者的中华骨髓库,很多病友因匹配希望太低而感到无奈.我作为一个病人,也时常在想如何尽一份力.干等不是办法,某种程度上,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来拯救我们自己.
中国人的传统想法对骨髓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我有一个在美国的中国硕士朋友还对我说:'一滴血还十个馒头呢?.意思上说骨髓捐献更别谈了.部分原因是他很自私,另一方面是对骨髓捐赠的无知. 我一直人为(1)每个人对骨髓捐赠多少有些顾虑.但我们的社会需要温暖和关爱.不是成为病人了才这样说,而是应提倡每个人这样做.
因为你不知道明天谁会成为病人.拿慢粒来说,美国的一个血液学权威曾经对我说:'小伙子,让我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给你一个解释.每时每刻人体中有几十亿的血液细胞在分裂.其中总有至少6,7次分裂的细胞会出错.有些人有时就是不走运,细胞分裂造成某些特定的染色体变异,成为癌症(包括CML)的根源.人间有了关爱,我为人人,才会人人为我.中国人对这一点的认识有很大欠缺.我很钦佩很多其他种族的人们让我感受到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他国家的骨髓库有将近500万的志愿者(但其中亚裔才7%).(2)有很多人对骨髓捐献的基本知识很不了解,我们要加强宣传,特别是希望推动红十字会冲在前面.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我们的国家能战胜非典,怎么会就搞不好骨髓库呢? 关键要是动员起来,普及骨髓移植的知识,我们们会有很好的明天的.
其实人对骨髓捐献天生会有恐惧感.在美国,其他种族也一样.但为什么会有470万人参加骨髓库(美国一共才2亿多人).我看到以下几点.
1.基础宣传做的机构比较多,象国家骨髓捐赠计划,民间骨髓库,很多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组成的民间组织.
2.知识的透明度比较高.宣传时不回避可能的轻微不适和风险.教育的关键在于科学的,全面的认识骨髓捐赠.
3.我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看到很多老外每两个月义务捐一次血;我也看到一个白人百万富翁将自己的一个肾无偿捐给黑人小女孩;我看到华人老婆在老外丈夫的劝导下参加骨髓捐赠...他们让我感受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骨髓捐赠过的人是真正的勇士,本质上是他们的爱心战胜了恐惧,给别人以新生 。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1992年成立,现有24万份捐赠者资料(台湾人口二千多万)
中华骨髓庫1991年成立,现在不足6万份捐献者资料,(大陆十三亿)
台湾为大陆白血病同胞捐献骨髓近200例,
中华骨髓庫为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64例,成功移植31例。
这组数字不能不令我们的政府及国人汗颜!
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拿出了大量的资金用于骨髓库建设,这是对国人生命健康权的尊重,比喊一万句伟大的口号更加伟大。
答复美国患白血病的朋友
你上次发的消息,谈到一位美国教授对你说的那段话:
“每时每刻人体中有几十亿的血液细胞在分裂.其中总有至少6,7次分裂的细胞会出错.有些人有时就是不走运,细胞分裂造成某些特定的染色体变异,成为癌症(包括CML)的根源”.
我以为是非常精辟科学的,要让人们懂得这个道理,并不是搞得人人自危,这是个不能回避的现实。
患病的人常常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患白血病?可以说是属于教授所说的“不走运的人”,没有患病的人真的也不能掉以轻心。
从这样的解释出发,人们应该关注白血病人和捐献骨髓,从而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呼吁社会关怀和彰扬社会爱心、体现人文精神的一种最好方式。
骨髓庫其本质上是“生命银行”。
一位网友令人深思的留言:具体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是一个德国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说的:
当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反对,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当纳粹迫害共产党人的时候,我没有反对,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当纳粹迫害我的时候,没有人反对
其实如果把“纳粹”这个词换成“白血病毒”的话,也是很贴切的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以一种旁观的心态看着那些受苦的人的话,那么有一天,我们的亲朋,甚至我们自身也遭遇了这种不幸,我们还能指望谁呢?
骨髓捐献的条件:
骨髓移植最理想的供者是同卵双生子,因为他们之间的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他们之间的骨髓移植,效果好,排异反应少;但双胞胎毕竟少见。
子女的HLA分型来自于父母,如父亲为A和B,母亲为C和D,那么子女有AC、AD、BC、BD四种分型可能,所以同胞间的HLA相配率为25%,因此患者从同胞中寻找供髓者较容易。然而家庭范围正在缩小,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非血缘关系的骨髓捐献者。
适合捐献骨髓的年龄为18~45岁,健康要求如同献血,即不能因献髓影响捐献者的健康,又不能因接受骨髓而使患者增加新的不利因素,重要的是捐献者必须无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骨髓捐献的步骤 --上海
符合捐献的公民,在全面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情况下,签署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
在前臂静脉中抽取5ml血液化验白细胞抗原(HLA)分型,检验结果储存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资料库,供患者查找;
与患者初步配型相同的志愿者,资料库将通知您作HLA复检(再次在前臂中抽取5ml静脉血);
如志愿者与患者的HLA分型完全相同,医院的医生将向您详细说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全过程包括注射生长因子的副作用以及移植对病人的重要性,并再次征求您的意见,同时安排志愿者作健康体检;
捐献前每日注射一次生长因子,连续4-5天。由于注射了生长因子,造血干细胞将大量繁殖,生长因子使骨髓释放出大量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
造血干细胞通过血细胞单采技术获得,这与从血液中采集血小板的方法完全相同。不使用麻醉,血液从一个手臂静脉中流出,通过导管流入单采机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其它血液成分将通过一次性导管和采血针流回另一手臂静脉,整个采集过程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时间约3-4小时。
您将很快恢复正常,造血干细胞采集后1-2天,副作用(如:发热、过敏反应、骨骼轻度疼痛)将完全消失。
还是外周血采集好,建议大家报名。对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上学期我们本打算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可惜和红会沟通没达成一致~最后取消了~ 引用第5楼宁馨儿于2007-10-11 20:53发表的 :
上学期我们本打算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可惜和红会沟通没达成一致~最后取消了~
可以个人名义去啊 曾经有个军人来我们学校做过这个讲座
他是白血病手中的生还者 取消精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