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10-23 17:57:29

没有结束的开始

没有结束的开始

   “我们是新时代的学子,怀着满腔的热情,我们是绿色的守护者,有着对大山的承诺………………” ,这首山诺之歌伴随着项目及项目队员走进了拉市海。
   怀着一份热情,怀着一份希望,怀着一份激动,怀着一份责任,怀着一份感恩,印证着一期队员足迹的同时,人是新人,而海不变,“我们回来了” , 这是兰州大学绿队拉市海项目组再次走进拉市海的第一声呼喊。
火把节,我们上山,我们感受彝族人的淳朴和热情;火把节,我们打跳,我们与彝族少男少女放情大山的怀抱。火把节,我们们玩累了,我们被香喷喷的大麦酒灌醉了;火把节,我们陶醉了,天空的星星眨眼示意我们该睡了。但我们还是驻足山脚,不愿离去,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入睡,一旦酒醒,就算是翻江倒海也只能在记忆里回味。
春节杀鸡,火把节杀羊,而且火把节有不成文的规定,火把节必须每户至少杀一只羊,可以说是族规,也可以说是信仰,被杀的羊要受到全家人的膜拜,并由毕摩做法事,祈祷羊有好的轮回,祈祷来年有好的收成。她们用一颗善良之心,对待朋友,对待自己,对待大山及大山带给他们的动物和植物,所以大山用怀抱孕育彝族,用自己的儿女繁衍彝族。
我们欢歌,我们跳舞,我们同时能感觉到大山生活的苦。一间漏屋,几只羊,一年四季农闲时都忙。一堆栎柴,家人聚,围着火塘烤洋芋。此情此景,我们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我们的心有余悸是对是错,自己又不敢判断,我们的闯入,是来传播先进文明和思想,还是凭空打乱了彝族兄弟平静的大山生活,我们的项目,究竟能给大山中的人们带来些什么,或者是改变些什么,我无从说起。但是我看到老村长的笑容时,我满足了,用黝黑的皮肤和满脸的尘土修饰的笑是可掬的,是自然的,是在村口见到我们一刹那情感的绽放,舒缓且美丽。也许就是因为这笑,我与老村长促膝而谈,尚南尧东村五社(洋芋场),共有24户95口人,又分为4个本家,大约100年前迁入此地,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平静;虽然忙碌,但是充实。犹如世外桃源,有与世无争的安乐。
   安静地生活并不是没有伤痛,彝族孩子的就学,是困扰整个彝族山寨的最大问题。山上只有一所学校,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老师只有初中文化,只能教到二年级,如果还想继续求学的话要走19公里山路,到山下,一个来回,平常人要14个小时,更何况是10岁的小孩子。对于求知似渴的孩子来说,这些,能克服,但整体的贫困却是他们无法改变的,为供一个孩子上到高中毕业,家里就要卖掉一切能卖的东西,所以在洋芋场,初中毕业已经是高学历了,更多的孩子处于失学状态。我们,和我们的项目,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只能用大学生的一点点良知,去唤起社会的关注,去唤醒更多人。不是让他们走出大山,而是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山中生存环境,凭我们的力量难以做到,所以要用我们的脚步,我们的行动和我们的高呼去争取,为了彝族朋友,同样也是为了整个社会!
我们的脚步不能停止,我们的行动还要继续,我们的呼喊声越来越高,我们深知,我们已经开始;我们深知,我们的活动没有结束,只有走下去,和更多的人一起。


05年的一篇老文章了,发上来怀旧一下。

兰州大学绿队 发表于 2007-10-23 17:58:42

这是我们绿队老人写的文章 发上来怀旧 顺便赚绿豆 下个东西 绿豆不够了 郁闷 呵呵

阿来 发表于 2007-10-23 17:59:15

建议楼主把文章的标题写的醒目一些,让大家一起分享这感觉。

绿色阳光 发表于 2007-10-23 18:00:41

引用第2楼阿来于2007-10-23 17:59发表的 :
建议楼主把文章的标题写的醒目一些,让大家一起分享这感觉。

确实这感觉不错,顶!

兰州大学绿队 发表于 2007-10-23 18:49:23

呵呵 我怎么弄不成功阿 还是有请斑竹整下吧

卢文昊 发表于 2007-10-23 19:08:32

呵呵,很喜欢绿队的项目,赞一个吧~

兰州大学绿队 发表于 2007-10-23 19:10:34

呵呵 谢谢支持啊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要做啊 前天在南京还遇到一个你们唤青的老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结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