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10-23 22:28:24

中国公民社会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作坊

近期,27位中国环境NGO的代表参加了由德国波尔基金会在北京组织的中国公民社会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作坊。在8国首脑峰会召开以及IPCC第四次报告问世的背景下,此次工作坊不但及时的给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上了一堂气候变化课程,更是给中国环境NGO一个联合起来为缓解气候变化出谋划策的机会。李力老师代表环境友好公益协会参加了此次会议。

为了能让参会者全面获知中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以及现状,此次会议邀请到的专家都来自节能减排、气候监测以及环境经济的研究一线。其中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中心的主任,也有CDM行业的专家。工作坊从科学研究,社会经济以及政治角度,对当今的气候变化能源消耗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针对我国现在的生产方式,能源需求以及国际上的减排压力等问题上都给予了客观的回应。可以说,中国现在的产业结构、法律法规、税收制度都不完善,这对于两会中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效降低20%的目标都是极大的挑战。能否借鉴欧洲各国以及日本等节能降耗示范国家的经验,目前也还是个疑问。但是,从国家政策上来看,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我们期待着中国能找到一个人口大国的节能减排经验,实现人口大国的总体进步。

此次会议中,参会者还就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组成了中国自己的气候影响网络(CAN)。此网络由来自88个国家超过333个成员组成,成员承诺与有害气候变化作斗争。CAN指出地球正处在有害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之下,这种有害气候变化在人类通过持续的并且快速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受到影响。作为一个网络,CAN以其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员的共同关心来面对这种威胁。可以说,中国CAN的组成,不但增强了这个世界性网络的力量,也使得这个网络增加了特有的中国色彩。从本国不同的实际情况入手实施不同的应对策略,这是中国公民社会对于这个全世界共同威胁的一个回应。

鸭梨 发表于 2007-10-24 09:58:07

中国自己的气候影响网络(CAN)。此网络由来自88个国家超过333个成员组成,成员承诺与有害气候变化作斗争。这个谁清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公民社会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