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我不好怎么评价,我们应该管好自己,保持自己对环保的热情,努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问心无愧····
看了你的文章挺有感触的。我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按常理,我们专业是和环保走得很近的,但可惜的是,我们至今做的环保类活动都局限在宣传上。原因有几点:1.专业知识不够。以我们环保协会为例,成员不少为环工环科,但协会的组成是大一干事,大二部长级,大三会长,这就造成大一大二没能力做科研类的,大三了,又没人可做;2.经费问题。做科研,比如检测物质等是需要不少资金支持的,学院的老师都有很多科研项目,但我们能利用很有限,尤其在用在湿地使者这种户外的活动上。
学校要熄灯了,先简单写这些,希望能有更多的交流。
我觉得是否可以把每次活动的结果说明给村民听,虽然大学生真的做不来什么具体的事,但至少不应该让他们局的我们是在走过程,就像文中说的,村民觉得只是过来玩的,但其实大学生不也受罪了吗,不是有人的腿体无完肤吗?还有调查结果不是因为利益被夭折了吗?我觉得如果这些让村民看到了解,他们就不会在说是玩了,,
呃,活动的意义和形式的确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这里即兴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求指导。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大学生从事环保的工作,能够做的而且做得最好的就是宣传类工作,也是我们学生的优势所在,而大学生以他们的热情、爱心行动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做好宣传足矣。
承然做到环保肯定不止简单的喊口号,置于专业一些的调研,我觉得是舆论对我们的期待太高了,即便我们有努力的去学习,但就短短一两年又能比别人多多少知识呢,对一个地方发展做规划?显然我们不够成熟。
我并不悲观,突然觉得主办方有必要强调一下对这个活动的定位,好让我们有个正确的认识。不至于让它被人看成能够一项随便宣扬的荣誉,也不至于被人误解成一场毫无意义的走秀。
做好自己最重要,我们不要形式上的环保,而是从点滴做起!
深刻的反思。我们的很多活动实际意义不大,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基本没有。我们也在其中付出了许多。
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做普通的环保活动,我们有什么可以让当地的面貌发生变化呢?我们做的宣传也是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环保,毕竟环保不是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环保社团或者环保组织能够解决的事,环保需要公众的参与。我们参与进来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我们开展活动也知道当地人的期望,我们也在尽力的去做。但是就靠我们到底能做多少呢,有些事情也会遇到阻力的,不是我们说解决就能解决的。
希望能够更好的沟通,共同努力保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