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冯晓星关于2007环保NGO发展观察
http://www.acef.com.cn/backgroundmanage/webedit1/UploadFile/2007112141931246.JPG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 冯晓星 2005年7月至12月,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两年来,环保民间组织又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保民间组织的重视提升至新高度;另一方面,环保民间组织主张环境友好,实行社会环境监督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作为一支环保民间力量,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开展社会监督,参与环境决策,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对中国环境形势的发展,刚才李盾老师已经做了介绍,我不再重复。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在2005年调查的基础上,草根环保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新增加57家,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新增加41家;学生环保社团和国际环保NGO驻大陆机构没有统计。这些新增加的组织,有些是新成立的,有些是2005年调查没有列入统计范围之内的。当然,这也会有很多遗漏。据我们的估计,目前,我国各类环保民间组织大约在3000家左右。 下面,我就环保民间组织近两年来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参考: 1、环保民间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但还有很大差距 专业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低一直是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令人欣慰的是,环保NGO同仁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正在努力提升组织的专业能力。2006年9月,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开办了“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这是一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汇集和整理了全国各省、市的水质信息、排放信息和污染信息。网站公布的污染企业近5000家。2007年7月,北京地球村组织的化学品安全与环境健康培训,2007年9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美国律师协会共同组织的“环境纠纷与ADR(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研讨”, 2007年10月,北京朝阳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开展的“中国CDM商业机会能力建设”项目等,都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 中华环保联合会开展的创建环境友好型商场、煤矿、企业等工作,每个项目都组织专家设计了详尽的标准和工作流程,仅环境友好型煤矿的标准就有二十几大项,上百条。没有专业的人才是难以完成这些工作的。可以看出,环保NGO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提升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在更加专业的领域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就整个环保NGO而言,专业化程度还有很大差距。
页:
[1]